-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三峡名校联盟2022年秋季联考高2025届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A【详解】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木星公转轨道在地球与小行星之外,但由于其体积、质量巨大,可吸引部分可能撞上地球的小天体,保护地球不被撞击,被称为“地球的盾牌”,D错误,A正确。木星是地外行星,距离太阳较远,B错误;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但这与木星为“地球的盾牌”的关系不大,八大行星都与地球公转方向一致,C错误。故选A。
2.A【详解】木星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属于总星系,故木星所属的天体系统最高级别为总星系,A对。故选A。
3.D详解】湖北、重庆、广西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阴雨天气多、云层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弱,不适合发展光伏产业,故A、B.C错误。甘肃主要位于我国非季风区,终年干燥少雨,晴天多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故适合光伏扶贫。D正确,故选D,
4.D【详解】地球表面因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而冷热不均,从而形成气压差异,水平方向上大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形成风。所以风能与太阳辐射有关,A不选;水循环带来水能,水循环蒸发环节能量来自太阻辐射,水汽输送的风能量来自太阳辐射,水能与太阳辐射有关,B不选;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生物能与太阳辐射有关,C不选;地热能是地球内部岩浆活动产生的能量,与太阳辐射无关。符合题意,故选D。
5.B【详解】太阳黑子是太阳大气光球层中磁场聚集之地,温度比周边略低,发出的可见光稍少,因此显得较暗一点,好似光亮的太阳上出现黑色斑点,马王堆汉墓的彩绘帛画中的红色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淮南子》提到太阳中有踆乌,应该是指太阳黑子,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最内层的光球层,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6.A【详解】太阳活动强烈时,耀斑和太阳风抛射的大量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会对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等带来影响,①②对;黑子每11年出现一次,不一定与地震、暴雨等灾害有关,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③④错;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恐龙时代属于中生代。海生藻类和蕨类植物大量繁盛于古生代。裸子植物在中生代出现,与恐龙处于同一时代。被子植物在新生代出现。C正确,ABD错误。因此,本题应选C。
8.C【详解】地球生命最早出现于寒武纪时期,故A错误;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在古生代中后期形成雏形,故B错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灭绝的时期是:①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②中生代末期,恐龙突然完全销声匿迹,海洋上50%的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所处的地质年代,故C正确;铁矿主要形成在太古代,故D错误。因此,本题应选C。
9.D【详解】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由岩石组成,D对;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岩浆正是发源于此层,AC错;岩石圈全球厚度不均一,大陆厚,大洋薄,B错。故选D。
10.C【详解】地売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千米~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据此判断,马里亚那海沟位于大洋地壳,厚度最薄,C对;ABD选项都位于大陆地壳厚度较厚,ABD错误。故选C。
11.A【详解】通过图中纵坐标高度数值来看,①②③三层均位于对流层中,对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A正确;平流层靠臭氧吸收紫外线增温,图中②层位于对流层,B错误;电离层在高层大气中,C错误;对流层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D错误。故选A。
12.A【详解】由材料可知,辐射逆温主要是由于夜晚的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使得近地大气层冷却强烈,较高大气层冷却较慢而形成,可推知逆温最强时为日出前后,此后地面逐渐升温,逆温现象逐渐减弱并由地面向高空方向消失,直至午后完全恢复。而c显示逆温现象尚存,但地面已经恢复正常气温变化,可知在日出之后,午后之前,即上午,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D【详解】逆温出现后近地面温度低,高空温度高,气体将不易发生对流运动,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A错误;由于近地面的温度较低,有利于水汽的凝结,形成雾,B错误;逆温出现后,大气运动会减弱,故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C错误;山腰农作物处于逆温层,温度较高可以减轻冻害,D正确。故选D。
14.B【详解】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受到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历史试题.docx
- 1.三峡名校联盟2022年秋季联考高2025届地理试卷.doc
- 1.三峡名校联盟2022年秋季联考高2025届化学试题.doc
- 1.三峡名校联盟2022年秋季联考高2025届历史试题.docx
- 1.三峡名校联盟2022年秋季联考高2025届数学试题.docx
- 1.三峡名校联盟2022年秋季联考高2025届政治试题.docx
- 2022-2023-2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 2022-2023-2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卷.docx
- 2022-2023-2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x
- 2022-2023-2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英语试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