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病毒性肺炎联合应用喜炎平的八十例效果观察
目录
TOC\o1-9\h\z\u目录 1
正文 1
文1:病毒性肺炎联合应用喜炎平的八十例效果观察 2
1资料与方法 2
1.1一般资料 2
1.2方法 2
1.3观察指标 3
1.4疗效判定 3
1.5统计学分析 3
2.1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3
2.2临床症状、体征消除时间比较 4
文2:病毒性肠炎患儿应用西咪替丁联合喜炎平的成效分析 5
1、资料与方法 5
1.1一般资料 5
1.2方法 6
1.3疗效判断标准及观察指标 7
1.4统计方法 8
2、结果 8
2.1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结果 8
2.2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指标的结果 8
2.3比较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水平的结果 8
2.4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积分的结果 9
2.4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结果 9
3、讨论 10
原创性声明(模板) 11
正文
病毒性肺炎联合应用喜炎平的八十例效果观察
文1:病毒性肺炎联合应用喜炎平的八十例效果观察
病毒性肺炎为临床常见病,引发该疾病的病毒比较多,上呼吸道为病毒首先侵犯的位置,之后向下蔓延,冬季与春季为病毒性肺炎的多发季节,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等,临床治疗病毒性肺炎患者时,多给予患者抗病毒治疗,但常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研究表明,联合应用喜炎平治疗时,可提升治疗效果,本院以收治的80例病毒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联合应用喜炎平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医院收治的80例病毒性肺炎患者,作为实验组,男54例,女26例;年龄11~42岁,平均(18.9±3.1)岁;病程4d~12d,平均(7.2±0.2)d。另选择同期收治的80例病毒性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男51例,女29例;年龄10~43岁,平均(19.4±3.2)岁;病程3d~14d,平均(7.4±0.5)d。纳入标准:(1)符合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2)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等;(3)排除药物过敏患者。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利巴韦林治疗,于250ml5%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10mg/kg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每天1次。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联合应用喜炎平治疗,于250ml5%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300mg喜炎平,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d。
1.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7d后的临床效果。在患者治疗期间,观察患者各症状、体征消除时间,并准确记录。
1.4疗效判定
痊愈: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温、白细胞值恢复正常,肺部异常消失;显效: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温恢复正常,明显降低白细胞数值,肺部伴有少许啰音;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温接近于正常,白细胞数值有所减少,肺部啰音依然存在;无效:未达到上述治疗标准。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利用t和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经治疗后,实验组80例患者中,痊愈38例,痊愈率47.5%,显效26例,显效率32.5%,有效12例,有效率15.0%,无效4例,无效率5.0%,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76/80)。对照组80例患者中,痊愈32例,痊愈率40.0%,显效24例,显效率30.0%,有效10例,有效率,无效12例,无效率15.0%,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5.0%(68/80)。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临床症状、体征消除时间比较
实验组临床症状、体征消除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病毒性肺炎是一种肺部炎症,由多种病毒感染所引起,冬季及春季的发病率比较高,但夏季与秋季也可发病,呈散发流行或爆发流行,发热、咳嗽等为病毒性肺炎主要的临床症状[1]。病毒毒力、感染途径、宿主年龄、机体免疫能力等与病毒性肺炎的发生具备相关性,通常,病毒性肺炎的好发人群为小儿,原因在于小儿机体的免疫能力比较差,较易受到病毒感染[2]。临床诊断病毒性肺炎时,病原学诊断为主要诊断方法,收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后,对其进行病毒培养、抗原检测等检查,依据检查结果予以诊断。
临床治疗病毒性肺炎时,多给予患者抗病毒药物,并结合对症治疗。利巴韦林为抗病毒药物,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抗病毒作用具备广谱性,可有效的抑制DNA、RNA病毒,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但单纯应用利巴韦林治疗病毒性肺炎时,效果并不理想,且患者较易形成耐药性,抑制免疫,降低治疗效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