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浮和沉》教案 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下册.doc

5-15《浮和沉》教案 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下册.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岛版三年级下5.15《浮和沉》教学设计

课题

浮和沉

单元

5

学科

科学

年级

3

学习

目标

1.通过试验观察,学生能说出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认识水有浮力。通过实验探究出下沉的物体也收到水的浮力。能够用语言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浮力现象。

2.能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能给予所学知识,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事物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完成科学探究;能分工协作,乐于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想法。

重点

认识到水的浮力并能定性的描述水的浮力及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

设计探究实验,使学生理解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听故事,回答:掉进树洞里的球是怎么取出来的?播放视频。

明确:灌水,皮球浮上水面。

2、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浮在水面上?

3、小船能浮在水面上,我们套上游泳圈就不会沉入水中……这是为什么呢?

听故事,回答

举例子回答

回答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活动1: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1、材料准备

水槽、水、乒乓球、气球、小木块、螺丝钉

2、猜猜看: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3、实验方法

①按照顺序一个一个测试材料。

②轻轻地把物体放进水里再松手。

③观察现象,填写实验记录单。

④防止水滴溅到桌面上。

⑤可以找自己身边的材料试试。

4、实验记录

5、思考:是什么力量使物体浮在水面上?

用手往下压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有什么感觉?

明确:物体在水中受到一种竖直向上托起的力。

6、小结

物体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

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

二、活动2: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受不受水的浮力?

1、材料准备

水槽、水、皮筋、钩码、刻度尺等。

2、实验方法

①用橡皮筋把钩码勾住,数值悬在空中,用直尺测量弹簧的长度。

②再用钩码竖直悬在水中,再用直尺测量橡皮筋的长度。

③整个过程中,眼睛要平视,并及时记录实验结果。

3、注意事项

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钩码上面边缘。

4、实验记录

5、知识卡:物体沉浮原理

重量>浮力,物体就下沉

重量<浮力,物体就上浮

重量=浮力,物体就漂浮(悬浮)

三、活动3:浮力应用

1、这几种物体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展示教材图片。

明确:它们都利用了浮力的原理。

2、浮力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水上漫步球、淘米。

3、鱼漂是垂钓时鱼儿咬钩的讯息反应的工具。人们通过鱼漂的动作,不但可以判断鱼儿吃食的情况,从而决定提竿的时机,还可以通过鱼漂的动作判断出是什么鱼在咬钩。鱼漂利用什么原理?

明确:浮力。

4、资料卡:曹冲称象

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当水面也达到记号的时候),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东西的总质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质量)就能知道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你知道故事中蕴含怎样的科学信息?

明确:浮力。

四、拓展:制作浮沉子

通常我们将既能上浮也能下沉的物体称为浮沉子。

它是法国科学家笛卡尔所创造。它是玻璃制的小瓶体,其下端开有小孔,水可通过小孔进出瓶体。把它放入高贮水筒中,并使之浮在水面上。用薄橡皮膜把筒口蒙住并扎紧,用手按橡皮膜,筒内的水和空气是在密闭的容器内。挤压外面水桶,里面小瓶就会上升;手松开,里面的小瓶就会下沉。

播放制作浮沉子视频。

五、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物体在水中会下沉的是()

A.石子B.乒乓球C.气球

2.下列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是()

A.放风筝B.鱼漂C.雨天打伞

3.用橡皮筋钩住钩码,放入水中,橡皮筋会()

A.变长B.变短C.不变

4.把薄木板和钩码同时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薄木板浮在水面,钩码下沉到水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薄木板受浮力作用,钧码不受浮力作用

B.薄木板不受浮力作用,钩码受浮力作用

C.薄木板和钩码都受到浮力作用

(二)判断题

1.水中下沉物体不受水的浮力。()

2.乒乓球会浮在水面上,小钢珠会沉在水底。()

3.浮力都是竖直向上的。()

4.救生圈利用了浮力的原理。()

5.利用浮力原理,可把混合在一起的好坏种子分开。()

六、作业布置

查阅资料,自制一个浮沉子。

认识实验材料

猜测,填写记录单

按步骤实验

填写实验记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33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102606500002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