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VIP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同步练习

1.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灿烂辉煌,对下列著作的成就或历史地位的表述,准确的是(??)

A.《农书》——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

B.《授时历》——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C.《本草纲目》——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D.《九章算术》——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

2.魏晋时期,依附于豪强的农民被称为“佃客”,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有劳役杂务,战时则武装为私兵。到了宋代,租佃关系普遍,无地农民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较少承担契约关系以外的杂役。这一变化(???)

A.体现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B.导致土地兼并不断加剧

C.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平等化 D.减轻了百姓的赋役负担

3.古人赞颂大运河的历史功效说:“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对此话解读最正确的是

A.开凿的目的是巩固统治 B.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

4.《旧唐书》载:“长庆、大和中,(狄兼谟)历郑州刺史,以治行称,入为给事中(中央官职)。开成初,度支左藏库(掌管财政的机构)妄破渍污缣帛等赃罪,文宗以事在赦前不理。兼谟封还敕书,文宗召而谕之日:“嘉卿举职,然朕已赦其长官,典吏亦宣在宥。然事或不可,卿勿以封敕为艰。”由此不能看出

A.给事中隶属于门下省

B.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C.体现了皇权独尊的地位

D.给事中可以否决皇帝旨意

5.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有北魏不同时期凿刻的佛像,下面两个佛像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有着明显的不同,一个唇厚、鼻高、目长、肩宽,气势雄健,一个丰满柔和,神态可亲。影响这种艺术创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佛教的进一步盛行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汉化政策的影响

D.雕刻工匠技术水平

6.北魏在均田制的实施过程中,荫附户问题突出。孝文帝采纳大臣李冲实行三长制的建议,“应效法古制,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三年无过失者则升一等”。多数农民拥护新制度,“于是海内安之”。据此推断,三长制的推行

A.推动了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 B.得到北魏各阶层的广泛支持

C.加速了北方的民族交融趋势 D.有利于农民摆脱豪强的控制

7.北宋中期,欧阳修、司马光曾经就省试录取名额分配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司马光主张照顾地区差异,按照一定份额“逐路取人”。而欧阳修则认为,应该按照考生的绝对成绩“唯才是择”,以防“缪滥”。这反映了

A.科举制难以实现公平 B.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冲击

C.双方政治观点的分歧 D.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8.唐朝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须检核乡里名籍,“刑家之子、工贾殊类”及部曲、杂户、奴婢无权应举。一般农民,由于生活贫困,无法接受教育,绝大多数也无力应举。这说明科举制

A.导致社会阶层固化 B.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

C.具有一定不公平性 D.取士人数有一定限额

9.唐代确立了严格的官吏致仕(退休)制度,官吏致仕的法定年龄为七十岁,或“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五品以上的官致仕,直接奏皇帝批准,六品以下则由尚书省奏皇帝批准。这一制度

A.有利于官员结构的调整

B.打击了士族的垄断地位

C.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强化了君主集权的制度

10.中国的书法艺术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如果你想临摹“书圣”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应该选择下列哪一字帖

A.图1 B.图2 C.图3 D.图4

11.以下是关于汉至唐江南经济的史料记载。按其描述状况出现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积聚而多贫。”

②“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③“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12.“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A.提高基层官员地位 B.宗法关系仍受重视

C.官僚政治开始形成 D.人才选拔渐趋开放

13.如图为唐朝三省位置图,从布局看,参与决策的中书省、门下省设在太极宫内,而负责执行的尚书省则位于皇城中心。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体现提高效率的理念 B.减少决策失误

C.突显皇权的至高无上 D.方便诏令执行

14.某班同学撰写关于“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研究性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没有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专制皇权的创立者——周武王》 B.《隋唐时期中枢权利体系的发展》

C.《元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影响》 D.《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利制衡》

15.唐初赋税制度实行“租庸调制”,唐德宗以后改为“两税法”,两者最大的不同之处是

A.前者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