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七节解三角形中的数学建模问题(教参)-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优化指导高中总复习·第1轮(新高考版广东河北福建专用).docx

第四章第七节解三角形中的数学建模问题(教参)-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优化指导高中总复习·第1轮(新高考版广东河北福建专用).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节解三角形中的数学建模问题

1.仰角和俯角

在视线和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俯角(如图①).

2.方位角

从指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如B点的方位角为α(如图②).

3.方向角:相对于某一正方向的水平角.

(1)北偏东α,即由指北方向顺时针旋转α到达目标方向(如图③).

(2)北偏西α,即由指北方向逆时针旋转α到达目标方向.

(3)南偏西等其他方向角类似.

4.坡角与坡度

(1)坡角:坡面与水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度数(如图④,角θ为坡角).

(2)坡度: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长度之比(如图④,i为坡度).坡度又称为坡比.

解三角形应用题的4步骤

1.判断正误

(1)从A处望B处的仰角为α,从B处望A处的俯角为β,则α,β的关系为α=β.(√)

(2)俯角是铅垂线与视线所成的角,其范围为eq\b\lc\[\rc\](\a\vs4\al\co1(0,\f(π,2))).(×)

(3)若点P在点Q的北偏东44°,则点Q在点P的东偏北46°.(×)

(4)方位角大小的范围是eq\b\lc\[\rc\)(\a\vs4\al\co1(0,π)),方向角大小的范围是eq\b\lc\[\rc\)(\a\vs4\al\co1(0,\f(π,2))).(×)

2.(必修5P7例4改编)海面上有A,B,C三个灯塔,AB=10nmile,从A望C和B成60°视角,从B望C和A成75°视角,则BC等于(D)

A.10eq\r(3)nmileB.eq\f(10\r(6),3)nmileC.5eq\r(2)nmileD.5eq\r(6)nmile

解析如图,在△ABC中,AB=10,

∠A=60°,∠B=75°,∠C=45°,

∴由正弦定理可得eq\f(BC,sin60°)=eq\f(10,sin45°),

∴BC=5eq\r(6)nmile.

3.(必修5P18T1改编)若点A在点C的北偏东30°,点B在点C的南偏东60°,且AC=BC,则点A在点B的(B)

A.北偏东15°B.北偏西15°C.北偏东10°D.北偏西10°

解析如图所示,∠ACB=90°,

又AC=BC,

∴∠CBA=45°,

而β=30°,

∴α=90°-45°-30°=15°,

∴点A在点B的北偏西15°.

4.已知A,B两地间的距离为10km,B,C两地间的距离为20km,现测得∠ABC=120°,则A,C两地间的距离为(D)

A.10kmB.10eq\r(3)kmC.10eq\r(5)kmD.10eq\r(7)km

解析如图所示,由余弦定理可得,

AC2=100+400-2×10×20×cos120°=700,∴AC=10eq\r(7)(km).

5.如图所示,D,C,B三点在地面的同一条直线上,DC=a,从C,D两点测得A点的仰角分别为60°,30°,则A点离地面的高度AB=__eq\f(\r(3),2)a__.

解析由已知得∠DAC=30°,△ADC为等腰三角形,AD=eq\r(3)a,所以在Rt△ADB中,AB=eq\f(1,2)AD=eq\f(\r(3),2)a.

考查点1

测量距离问题(师生共研)

如图,为了测量两座山峰上P,Q两点之间的距离,选择山坡上一段长度为300eq\r(3)m且和P,Q两点在同一平面内的路段AB的两个端点作为观测点,现测得∠PAB=90°,∠PAQ=∠PBA=∠PBQ=60°,则P,Q两点间的距离为__900__m.

解析由已知,得∠QAB=∠PAB-∠PAQ=30°.

又∠PBA=∠PBQ=60°,∴∠AQB=30°,∴AB=BQ.

又PB为公共边,∴△PAB≌△PQB,∴PQ=PA.

在Rt△PAB中,AP=AB·tan60°=900,故PQ=900,

∴P,Q两点间的距离为900m.

[训练1]如图,从气球A上测得正前方的河流的两岸B,C的俯角分别为67°,30°,此时气球的高是46m,则河流的宽度BC约等于__60__m.(用四舍五入法将结果精确到个位.参考数据:sin67°≈0.92,cos67°≈0.39,sin37°≈0.60,cos37°≈0.80,eq\r(3)≈1.73)

解析如图,过点A作AD垂直于CB的延长线,垂足为D,

则在Rt△ABD中,∠ABD=67°,AD=46,AB=eq\f(46,sin67°).在△ABC中,根据正弦定理得BC=eq\f(ABsin37°,sin30°)=4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m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