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院高危儿管理工作实施方案.docx

妇幼保健院高危儿管理工作实施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妇幼保健院高危儿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强我院高危儿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儿童保健工作,提高高危儿医疗保健水平,改善高危儿生存质量,降低儿童及婴儿死亡率,根据《高危儿童保健管理工作规范(试行)》(2019年版)及《**市卫生健康委关于下发**市高危儿筛查及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院内高危儿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职责分工,完善服务流程。

2.落实科室责任。各相关科室应当充分认识高危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工作内容与流程,将这项工作纳入年终责任目标考核,加强督导考核,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医务科、保健部、孕产保健部及儿童保健部各相关科室应相互协作,建立统一的反馈机制,各司其职,全面开展高危儿管理工作。

二、职责与分工

(一)医务科

1、规范高危儿管理门诊病历的书写,加强疑难病例讨论,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控制,规范高危儿管理,提高管理质量;

2、加强院内督导考核,定期反馈督导检查结果,将高危儿童管理考核纳入年终责任目标考核。

(二)保健部

1.协助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全市高危儿童管理实施方案,明确职责,规范流程;

2.做好院内高危儿管理的组织协调、优化服务流程;

3.协助儿童群体保健科组织开展辖区内高危儿管理业务培训和质量控制;

4.做好院内高危儿管理工作的进行三级质控。

(三)儿童保健部

1.组织协调院内高危儿管理工作,做好全市及院内高危儿管理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

2.协助高危儿管理科制定院内高危儿管理工作规范及

流程;

3.对院内高危儿管理工作的进行二级质控;

4.定期召开儿童保健部工作会议,组织协调解决高危儿管理问题。

(四)儿童群体保健科

1.组织协调辖区及院内高危儿管理工作,做好高危儿管理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

2.做好辖区高危儿管理工作质量控制、定期检查、督导和评价,并进行通报;

3.组织协调解决高危儿管理问题;

4.定期收集数据,分析总结高危儿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不断改进工作。

(五)门诊部

1.加强门诊导诊人员培训,明确院内就诊流程、就诊规范;

2.门诊导诊人员正确引导就诊人员,科学分诊,根据该方案正确分诊至高危儿门诊。

(六)高危儿管理科

1.制定高危儿管理工作规范,管理制度,明确科室人员职责;

2..参与辖区及院内高危儿管理的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

3.开展高危儿筛査、监测、干预等服务工作;

4.对本院出生的高危儿或转至NICU出院后的高危儿进行随访,随访率大于95%;

5.对就诊高危儿进行评估及管理;根据评估结果,建立专案,有专人负责,并进行追踪随访;

6.定期至院内各相关科室收集高危儿信息,做好高危儿登记;

7.对在我院出院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随访管理,新生儿出生后(矫正胎龄)6个月内每月随访1-2次,后半年每2-3个月随访一次。随访重点是营养状况、生长发育以及心理行为。采用高危儿家庭监测和高危儿筛查的方法监测高危儿的发育状况,发现问题,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8.对高危患儿建立管理档案、进行专案管理。按照高危儿管理规范,建立专案、规范管理;

9.对辖区及院内高危儿管理数据进行定期收集,汇总和分析。

(七)孕产保健部各产科门诊

加强妊娠风险评估与筛查管理,严格按照高危孕产妇管理规范进行专人专案管理,做好追踪随访,降低高危儿出生率。

(八)产科病房、NICU(新生儿病房)

加强高危儿的早期识别,严格按照产儿科协作制度,有高危因素时,产科及新生儿科需派有经验的医务人员做好现场评估和复苏;

2.对高危儿进行评估后,决定是否转入NICU或留在产科病房;

3.对高危儿进行保暖、生命体征监测、预防医院内感染及发育的支持性护理;

4.出院前对高危儿进行全面评估,指导家长做好家庭准备、高危儿护理、喂养与疾病预防,并告知家长随访的重要性及相关内容;

5.做好高危新生儿转至高危儿管理科的院内转介工作。填写双向转介单,协助其至高危儿门诊就诊。

(九)儿童保健部各接诊门诊

1.遵照本规范和相关诊疗规范、技术指南等,开展高危儿童筛查及评估、对高危儿及时转诊至高危儿管理科;

2.填写双向转介单,协助其至高危儿门诊就诊。

三、管理对象

在胎儿期、分娩期、新生儿期及婴幼儿期内存在高危因素的儿童即高危儿。主要包括以下高危因素:

1.早产(胎龄<37周)或低出生体重(出生体重<2500克);

2.宫内、产时或产后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

3.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惊厥,持续性低血糖;

4.新生儿期严重感染性疾病(如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等);

5.患有遗传病或遗传代谢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等);

6.母亲患有中度以上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严重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四、工作要求:

1.询问既往信息;

2.全身检查,体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csbjy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216512500002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