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教学课件.pptx

穿井得一人教学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

作品资料《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先秦杂家代表作。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编撰的。全书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以道家思想为主,兼收儒、墨、法、兵、农、纵横和阴阳各先秦诸子百家言论,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

听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听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结构助词,的连词,表因果,因而,所以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省略句+状语后置:常一人(于)外居待,等到代词,丁氏挖掘、开凿告诉,对……说连词,表顺承,就动词,传播,转述代词,代听说这件事的人古:都城今:国家动词,听说动词,听说,这里是“使……知道”代词,代“穿井得一人”介词,被动词,命令,派遣介词,向状语后置:宋君令人于丁氏问之回答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状语后置+否定判断句:非……也非于井中得一人也动词,像听到,得到名词,消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听说

1.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情节开端(第1、2句)发展、高潮真相(第3、4句)(第5句)宋国姓丁的人家将因打井而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趣说为“穿井得一人”。国人以讹传讹,国君询问真相。收束全文,用议论点明文章主旨。

2.分析人物形象01丁氏从说“穿井得一人”,可以看出丁氏风趣幽默,同时表意不清。闻而传之者从说“闻而传之”,可以看出闻而传之者没有求证的精神,只会以讹传讹。0203宋君从“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可以看出宋君有求真精神,不轻信人言、做事慎重

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结构上:收束全文,表达对故事的看法;内容上:运用议论的方式,点明文章主旨,简洁明了,画龙点睛。2.试简要分析第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内容上:交代故事背景,同时也交代了丁氏说“吾穿井得一人”的原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结构上:引出下文。

3.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主旨)这篇寓言通过丁氏打井后说“得一人”而引起误会,最后宋君解开谜团这件事。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别人,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4.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如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不能以讹传讹。

文档评论(0)

专注于方案的个性定制,修改,润色,PPT定制、设计,本人已有5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方案及设计功底,可接演讲稿,读后感,PPT定制等多方面工作,欢迎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