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热点易错点汇编【专题8】改革和变法 .pdf

中考历史热点易错点汇编【专题8】改革和变法 .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八:改革和变法

一.中国古代变法和改革

1.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1)变法背景:春秋晚期,由于牛耕技术和铁农具推广,一些人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为私有财产,成为新兴地主;战国时期,

地主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打着“富国强兵”的旗号,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2)变法的内容:打破旧贵族对土地垄断,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战;设立县制,国

君任免县令;轻罪重刑,实行连坐。编制户口。

(3)变法的意义:商鞅变法使秦国很快强大起来,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鲜卑族)

1、北魏:北方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由鲜卑族拓拔部建立。

2、孝文帝的改革内容:迁都洛阳;学说汉话;改穿汉服;与汉族通婚;改汉姓;统一使用汉文字。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

汉族礼法。

3、意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二.中国近代变法和改革

1.洋务运动

(1)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2,曾国藩,李鸿章――地主阶级洋务派

(3)指导思想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和军事技术,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根本目的)。

(4)口号:“自强”与“求富”

(5)内容:①创办军事工业,训练新式军队。②创办民用工业。③筹建近代海军。④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洋务人

才。⑤设立总理衙门,总理各国事务。

(6)洋务运动的结果:甲午海战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

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正式外交机构。

(7)评价:洋务运动持续了30多年,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培养了一

批中国的科技人才,吸引了一部分私人资本投身近代民用工业,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同时对外国资本主

义的经济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维新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康有为等要求拒和、迁都、变法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也壮大起来,开

始登上政治舞台。

公车上书(1)时间:1895年(2)人物:康有为(3)意义: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1)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2)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资产阶级维新派

(3)支持者:光绪皇帝

(4)内容:

政治上: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

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等。

军事上:训练新式海陆军(新军)

文化教育上:废除八股(科举制),开办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等。

(5)结果: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发动政变,结果失败。

(6)失败的原因:①把变法的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采用自上而下的改良手段;②不愿意发动广大人民群众;③顽

固派的反击。

(7)性质:维新变法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8)意义:冲击了封建罗网,显示了中华民族新的觉醒。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奋起救亡图存,提倡学习西方,在

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些行动是爱国的、进步的。

(9)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进行革命,才能推翻清朝统治。

3.新文化运动

(1)口号:民主与科学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3)意义:①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运动。

②新文化运动为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

4.五四运动

(1)时间:1919年5月4日

(2)口号:①“誓死力争,还我青岛”;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最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③“废除二十一条”;

④“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从此,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它拉开了中

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5.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政府在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消灭剥削阶级,解放农村生产力。1952年底,土地

改革基本完成,3亿多农民分得土地,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1)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性质: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个体土地所有制。

(3)意义: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

文档评论(0)

金领职业教育题库大全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