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3单元第9课《劝学》教学设计.pdf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3单元第9课《劝学》教学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劝学》是《荀子》开篇之作。在《劝学》里,荀子主要论述了后天的学习

对人的品性具有决定的意义。课文共四段,围绕“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着

重论述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应持的态度。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散文,千百年来广为传诵,原因在于论述道理时巧妙

运用了大量比喻,且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浅显贴切。通过这些比喻,作者把

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深入浅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2、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

树立为发展学生能力、智力而教学的观念,坚持诵读教学。

教学难点

在诵读中落实本文的文言语法知识教学。在诵读中渗透正字正音、辨词析句、层

次疏理、文意理解、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播放《三字经》同声朗读音频。(只听开头四句)

精心校对版本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问:同学们刚才听到了什么?

生可能答“三字经”,也可能回答读的具体内容,无论如何回答,都要将学生注意力引

到所听的四句内容上来。

接着投影播放文字画面。请学生翻译这四句意思,重点落在“习”上。

师:提出“人之初,性本善”观点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孟子(投影展示孟子的

生卒年和时代)(这句话可以是教师叙述,也可以提问学生),他认为人一生下来,本性是善

良的。但小他59岁的荀子却不这么认为,恰恰相反,他认为人一生下来,本性是“恶”的,

就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

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

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

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劝”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

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

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

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3、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

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

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

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

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

既要靠“法制”,又要重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