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年秋高中历史第2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过关检测B卷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docVIP

新教材2023年秋高中历史第2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过关检测B卷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过关检测(B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据《周易·系辞下》记载,神农氏之前存在包牺氏。包牺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后来,由于人民众而禽兽少,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体现了()

A.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B.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

C.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D.人类生产方式的变化

答案D

解析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与题干材料“由于人民众而禽兽少,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相符合,故选D项;题干材料未提及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等多个文明中心等信息,排除A项;“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出现于阶级社会早期,题干材料提及的是原始社会时期,排除B项;“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是小农经济的特征,小农经济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

2.据考古发现,在江苏六合程桥的吴国墓,湖南常德德山的楚国墓、长沙的楚墓,还有山西侯马的北西庄等遗址出土的春秋晚期的多种铁器中,不乏铁耒、铁耜、铁铧等农具。这些考古发现可以佐证,春秋晚期()

A.南方耕作技术优于北方

B.农业生产范围拓展

C.铁农具已用于农业生产

D.精耕细作走向成熟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后期,铁农具开始出现,与题干材料“春秋晚期的多种铁器中,不乏铁耒、铁耜、铁铧等农具”相符,故选C项;题干材料并未涉及南北方耕作技术的对比,排除A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考古发现中春秋晚期铁农具的发掘,并未涉及农业生产范围的拓展,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精耕细作走向成熟,排除D项。

3.西周的诗篇描写有大量“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崩溃

B.铁犁牛耕的使用

C.井田制瓦解

D.水利工程的兴建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西周的诗篇描写有大量‘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农业生产由集体劳动发展到个体经营,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兴起,故选B项;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4.水排产生之前,有马排、人排。史料记载,马排用马一百匹冶铁一百二十斤;改用水排,在同样的时间内,可以冶铁三百六十斤。水排的直接作用是()

A.提高炉温

B.提高灌溉效率

C.代替燃料

D.提高犁耕效率

答案A

解析水排属于冶铁工具,不是农业工具,排除B、D两项;水排是利用水力的鼓风工具,可以有效地提高炉温,从而提高冶铁的水平,其不能代替燃料,故选A项,排除C项。

5.右图反映的是()

A.“小国寡民”的生活场景

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

C.儒家“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

D.“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

答案B

解析图片的上半部分呈现的是铁犁牛耕,下半部分呈现的是女子纺织,因此图片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产形式,故选B项;题干图片没有涉及国家的特点,排除A项;图片无法反映夫妻伦理观念,排除C项;题干图片虽然与家庭有关,但无法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故排除D项。

6.“读《孟子》书,见论说王道,丁宁反覆,皆不出乎夫耕妇蚕,五鸡二彘,无失其时,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数十字而已。”材料反映了当时()

A.手工业发展水平较高

B.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中国农民的富足生活

D.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皆不出乎夫耕妇蚕,五鸡二彘,无失其时”反映了当时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故选D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当时手工业发展水平的信息,排除A项;题干材料反映的主要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未提及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排除B项;题干材料体现不出中国农民的富足生活,排除C项。

7.右面为汉朝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答案D

解析本题题干揭示了图片为“农事图”,据此可知图片呈现的是一群人在集体耕作,结合题干中的时间概念“汉朝”,可知图片反映了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故D项正确;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特点是男耕女织,与图片不符,故排除A项;精耕细作主要体现在生产工具的改进上,图片也无法体现,故排除B项;C项不符合汉朝时的史实,排除。

8.汉末以来许多世族聚族而居,形成“坞堡”(又称“坞壁”)。南北朝时北方农民为维持生计大量依附于“坞堡”,仅关中就有“坞堡”三千多个,这种耕战兼备的生产模式被史家称作“坞壁经济”。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