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第—轮复习:文化常识 基础练习(三).pdf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第—轮复习:文化常识 基础练习(三).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第—轮复习:文化常识基础练习(三)

一、单选题(共28题)

1.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南人,指原南宋境内的各族人。元朝统治者把全国人分成四等,南人属最下等。

B.京兆尹,中国汉代官名,为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之一。

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土神和谷神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崇拜物。“社稷”常用来代指国家,因此古时执掌军队大权的

C.

臣子常被称为“社稷之臣”。

D.伏锧,古代施刑时罪犯裸身俯伏于砧上,故称“伏锧”。也泛指被处死。

2.下列选项中,文化常识的表述均正确的一项是()

①表,古代奏章的一种,专门用于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在写作风格上以议论为主,侧重于“陈情”,表达臣子对帝王的忠诚和

希望。

②郎中,本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等,如“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郎中”作为医生称呼始自宋朝。

③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被称为史学“双璧”,“前四史”指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

《后汉书》和陈寿的《晋书》。

④“丹青”中丹、青本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后也

可指代史册、史籍。

⑤“丁内忧”指遭父母丧事。源于汉代,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孝,不准为官,如国家因特殊原因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做

“夺情”。

⑥庙号,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唯一名号叫庙号,如“太宗”和“康熙”都是庙号。

A.①②⑤B.①②④C.③④⑥D.③⑤⑥

3.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斋醮,为对道教仪式的传统称呼,俗称“道场”,即供斋醮神,借此来求福免灾。

B.乘,古代称兵车,两马一车为一乘。千乘之国,意为拥有许多兵马的国家。

C.疏,是在朝官员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上疏是臣子规谏君主、参与政事的重要方式。

D.转漕,指转运粮饷,既可指为军队转运粮饷,也可指国家常规的粮食运输。

4.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释褐,脱掉粗布衣服,指做官。

B.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

C.服阕,古代守丧期满除去丧服,谓之服阕。子为父、父为长子、妻妾为夫、未嫁的女子为父都要服丧三年。

D.赠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

5.下列关于古代文化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B.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人统称为“监生”。

“吏部尚书”是吏部的最高级别长官,掌管全国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及科举取士等事务,为中央“六部”尚书之

C.

首。

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在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6.下列关于古代文化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祭酒,原指祭祀或宴会时,由年高望重者一人举酒祭神,为一种荣誉之称。东汉时成为学官名,西晋时改为国子祭酒,主管国子学或

太学。

B.《荆轲刺秦王》中,荆轲“箕踞以骂”,“箕踞”是指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在古代的礼俗中,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

姿态。

C.“朕”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成为皇帝专有的自称,之前是普通的第一人称代词,如屈原追忆自己的父亲时称“朕皇考”。

D.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夏季的六个节气按顺序分别是:立夏、谷雨、小满、夏至、小暑、大暑。

7.下列关于古代文化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笄,古代特指女子十六岁可以盘发插笄的年龄,即成年。恰如古时形容男子弱冠之年一般,而且古代的女子也如男子一样,待成年之

后便可取字,供他人称呼。

B.家天下,谓帝王把国家作为自己一家的私产,世代相传。语出《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C.给事中,古代官名。明代给事中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并监察“六部”,弹劾官吏。

D.赐姓名,一般可分为赐姓、赐名,或两者兼有,是君主对臣下的奖励行为。

8.下列关于古代文化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劾,官吏代表国家控告犯罪,负有纠举犯罪责任的官吏主动纠举犯罪,形成案件;也指列举罪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mm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投标方案技术文件可在此私信我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