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第—轮复习:考点强训——文化常识(一).pdf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第—轮复习:考点强训——文化常识(一).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第—轮复习:考点强训——文化常识(一)

一、单选题(共21题)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法。

B.冠族,指的是当地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如“国子生皆冠族华胄”。

C.“宾礼”用于朝聘会同,是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和诸侯派遣使臣向周王问安的礼节仪式。

D.“少牢”指我国古代祭祀时用羊和猪当祭品,“太牢”则指祭祀帝王时用牛、羊和猪当祭品。

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坟典,即《三坟》《五典》的并称。后转为古代典籍的通称,其中《三坟》指伏羲、神农、黄帝之书。

B.辎重,指古代军队的一切军用物资、生活物资。包括粮草、衣被、武器、装备等(实际上也包含装载运输军用物资的车辆、工具)。

“太子太保”与“太子太傅”都是东宫官职,均负责教习太子,但各有自己的专项任务:太子太保教武,太子太傅保护其安全。有时

C.

也是一种荣誉性的官衔,有衔无职。

《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指出“孝”是诸德之本,国君用孝治理国家,臣民以孝立身理家。传说是孔

D.

子所作。

3.下列关于古代文化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官,在古代含义较多。最初是古官名,后来还可指宫内、朝内之官,又指宦官。宦官又称内官、内臣等。

B.昆季,即兄弟,与“手足”“昆仲”近义,长为季,幼为昆。此外,古代还用伯、仲、叔、季表示排行。

C.“癸丑”为干支纪年。干支纪年是中国历法上使用的纪年方法,十二地支和十天干顺序相配,六十年为一周,周而复始。

D.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

4.下列关于古代文化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夺其志”是指父兄等强逼妇女改变守寡的志向,如李密《陈情表》里“舅夺母志”是舅父强逼母亲改变为父亲守寡的志向,是母亲

A.

改嫁的委婉说法。

B.“先君”指已经死去的父亲,“先考”也是指死去的父亲,“如丧考妣”是指好像死了父亲一样伤心。

C.幼而丧父或父母双亡为“孤”,老而无妻为“鳏”,老而无子为“独”,失去丈夫为“寡”。

D.“夜分”,即夜半,是三更天时候。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

5.下列关于古代文化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鳏,年老无夫或丧夫的人;寡,年老无妻或丧妻的人。孤,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人;独,年老无子的人。

“乞祠”,指大臣因故自请充任祠禄官。也称“请祠”。宋代大臣年老不能任事者,亦常被命为祠禄官,不理政事而予俸禄,以示优

B.

礼。

“观”,指宫廷或宗庙门前两旁的高大建筑,也指道教的庙宇。宫内、宫外皆可设道观。宋代高级官员老病不宜任事者或因故自请

C.

者,会被朝廷安排在宫外的道观里享受其俸禄。

“上元日”,农历正月十五,也称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民间有人们携亲伴友“赏花灯”“猜灯谜”的习俗,故又

D.

称“灯节”。

6.下列关于古代文化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南京又称建康,镇江又称京口,开封又称东京,杭州又称临安、钱塘。

B.中国干支纪年法中的“天干”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C.“再拜”,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表示拜两次,表达敬意。

D.“户部”指隋唐到清末尚书省下辖的官署,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正长官为户部侍郎。

7.下列关于古代文化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忧,也称“丁艰”。在我国古代,官员的父亲或母亲去世,官员则必须停职守制,处于丁忧期间的人皆不得为官,概无例外。“丁

父忧”指遭遇父亲去世。

B.“左拾遗”属于古代的谏诤机构。唐代始置左、右拾遗,同掌供奉讽谏、荐举人才等事务。北宋曾改为左、右正言,以后历朝均随设

随罢。杜甫就曾担任过“左拾遗”。

C.棺是古代盛放尸体的盒或柜,椁是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入葬时分“殓”和“窆”两个步骤,“殓”是尸体入棺椁,“窆”是下棺

入土。

D.“徭役”是指中国古代统治者强制征调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

8.下列关于古代文化词语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西周时期,学校组织比较完善,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mm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投标方案技术文件可在此私信我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