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之光,汲取先贤智慧》教学设计.docxVIP

统编版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之光,汲取先贤智慧》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起课件专注教学课件制作

中华文明之光,汲取先贤智慧

——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解读与设计

【单元解读】

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为“中华文明之光”,选取了《论语》《孟子》《庄子》中的经典篇章和《左传》《史记》中的精彩片段,旨在引导学生从先秦诸子学说中了解先哲优秀的思想,从古代典籍中体会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进而体悟前人的智慧,把握当下,展望未来。同时,本单元也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在阅读中要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要分析质疑,多元解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对古代优秀文章中的也典观点、论述方法的学习,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论,合理表达和阐述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语言精练,有理有据。

本单元选取的五篇文章都在对话中表达观点,阐述事理。在对答中或畅述平生之志,或巧解燃眉之急,字里行间蕴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深厚的传统文化。

【单元目标】

1、把握经典选篇的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值,思考其现代意义,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理性热爱,自觉维护和发扬“中华文明之光”。

2、体会儒道思想的不同特点,把握先贤对社会和人生的不同看法,从不同角度思考其深层意蕴。

3、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提高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通过分析对比,领会诸子散文在论事说理方面的不同特点。

4、在学习文化经典的过程中吸取思想养分,滋养理性精神,发展思辨能力,学习论说方法。围绕比较重要的社会、文化话题,鉴古而观今,写议论性文章,学会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设计】

一、学习情境

先秦诸子学说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影响深远,需要我们深入品读;史传作品中记录历史经验,蕴涵古人智慧,我们要吸收借鉴。

我们班将开展以“感悟先贤智慧,汲取文化力量”为主题的活动,跟随本单元的经典篇章,走进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对话场景,领悟其中强大的精神力量,学习前人智慧,鉴古观今,更好地把握当下,展望未来。

活动一、群读——思考诸子之志

孔子表示“吾与点也”,孟子提倡“保民而王”,庄子重视“依乎天理”。把握这样一些观点的内涵,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相关文章,也能帮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请分析这三篇文章中的重要观点,进而理解儒道思想的异同。

活动二、比读——召开“百家争鸣”思想交流会

1、儒家内部对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和《齐桓晋文之事》展现了儒家对人生价值和理想社会的追求。在儒家内部,孔子(及其弟子)和孟子在社会理想、治国理念两方面各有什么异同?

2、儒道对比:从课文看儒道两家在处世观念、社会理想、治国理念方面有着怎样的异同?

不同点:

社会理想不同。儒家重群体,道家重个体。在孔子的理想社会中,百姓丰衣足食,礼义教化盛行,天下大同。“大同”着重体现的是整个社会的秩序井然。全社会以仁义为纲达到和谐的境界,个体融于群体,以保持群体的和谐统一,维护群体的利益。

道家始终将人本性的张扬与满足放在首位,人不为物役,取法自然,天人合一。强调个人生命的存在和对人性自然的维护。庄子极力渲染个人的自然本性的满足,“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为的是个体价值的实现,独立人格的保持。

可见,儒家是以社会的理想状态为最终目的,而道家是以人的理想状态为目的。

治国理念不同。儒家强调“有为”,道家强调“无为”。儒家的政治思想向来以“有为”为特征,主张以礼来治政,通过礼治建立森严的等级结构、伦常秩序,理想社会也就实现了。

道家则呈现出“无为”特色。老子倡导“道常(恒)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是以圣人之治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主张统治者治理天下要因任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不要妄加干涉。庄子对这一思想作了进一步阐释,他说:“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帝王无为而天下功”。

相同点:都关注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人应当如何生活在世界上。

活动三、赏读——话语的力量

《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用巧妙的论辩技巧说服齐宣王施行王道,做到“保民而王”;《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陈说利弊,论证严谨,说服秦伯退军,改变了秦晋围郑的局面;《鸿门宴》中,刘邦及其身边谋臣勇士与项羽势力进行巧妙的言语周旋,化险为夷。文中塑造了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留下了很多精彩的言词,耐人咀嚼。

这三篇皆为我们展现了先贤凭借话语力量消弭危机的经典场景,蕴涵高妙的智慧。

1、改编课本剧:任选一个对话场景改编为情景短剧。

要求:将文言文改为现代文剧本,人物形象符合原文,突出对话的精彩性。

2、《齐桓晋文之事》与《烛之武退秦师》都展现了“劝谏之道”,请你说说孟子和烛之武在劝谏策略上的不同。

孟子:(针对宣王的疑虑)列举实例、巧妙设喻、正反对比、排比引用等,最终是宣王信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