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作文提升课堂:景随情动,景随心生.pdf

2022年中考语文作文提升课堂:景随情动,景随心生.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景随情动,景随心生

【话题分析】

景致,也就是常说的风景。观自然风光,是人生一大乐事;写景致类文章,是文学作品

的重要内容;学景致类文章,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模块之一。中考新课程标准要求:“自然风光、

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

文课程的资源。”因此“景致类”话题作文,将是近几年中考作文真题的常客。

从2021年中考作文命题方向来看,此类文题往往从小角度切入,比如湖南省邵阳的中

考作文“路”,可以写有形之路,也可以写无形之路——借“路”说故事,说成长;湖南岳阳中考

作文以“见世面”为载体,传递的是成长的主题,叙述时要以此为线索,整理出一条完整的情

感线索;宁波卷中考作文题“旅行”看似写游记,实则让考生写的是提示语中的“改变”,仅有游

踪、景物是不够的,要写出沿途景致对于开阔胸襟、立下志向的触动。

“景致类”作文有两种主要的构思路径:第一种是描写风光,在描述中,注意描写手法要

美而细致,一步步铺垫,文章结尾升华主旨。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样,从自然的春天

升华到人生的春天。第二种是借景说理,借景言志。对于这类话题作文,需要把握住鲜明

的文体区分。如果写成游记,可以以游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要有合理的写作

顺序,有所见、所历、所感。即寻找两到三个立足点,在每一个立足点会看到不同的风景。

在每个立足点,又可适当采取定点换景的方法,即站在一个地方,观察到不同的风光。在

文章的结尾,自然升华主题。

“景致类”话题作文,精髓在于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这要求考生在描写景致过程中,必

须融入个人情感;如果是借景言志,那么描写的景物与“志”之间要有相似点,否则文章就会

成为无本之木,无病呻吟了。

【真题链接】

1.以“别样的青春风景”为题。(2018年山东潍坊中考题)

2.以“一路欢歌”为题。(2018年湖北襄阳中考题)

3.以“景致”为题。(2020年山东菏泽中考题)

4.以“留住最美风景”为题。(2019年四川巴中中考题)

5.以“拥有多彩的人生历程”为主题。(2020年湖南湘西中考题)

6.以“行走”为题。(2021年内蒙古包头中考题)

7.以“旅行”为主题(2021年浙江宁波中考题)

【预测金题】

同一段路,这一回我觉得很短,另一回又觉得很长。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

前方也会不断展现出新画面。请以“移步换景的人生”为题写一篇文章。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背景资料为:路→人生→新画面。由此我们明白试题要求描写的

是人生之路的风光,不同阶段风光不同。从题目看,“移步换景的人生”是对试题背景资料的

浓缩。要注意作文试题“这一回我觉得很短,另一回又觉得很长”的隐含信息,可以适当采用

对比手法进行叙述。

作为中考生,可以以时间为序,选取成长的三个阶段:小学→步入初中→初三。也可

以以空间为序,选取三个场景:家→校园→旅游途中。也可以以情感为序,选取几段“路”:

独行之路→结伴而行;阳光之路→雾霾之路;虚拟的上学路→有形的上学路等等。不同的“路”,

风光不同,情感不同。

【素材速用】

脱口秀演员张佳鑫出生时因大脑缺氧,造成神经系统疾病,却因为一次机缘巧合说起

了脱口秀。即兴喜剧中有个非常重要的喜剧原理——“Yes,and”,指在舞台上,无论队友

或观众给予何种反馈,演员都要在肯定现状的基础上做出选择,这样的喜剧原理在张佳鑫

身上有了不一样的哲学意味——承认身体的残障,直面它。她为此觉得自己掌控住了人生

的主动权,她也坚信,不能只把自己沉浸在至暗的时刻,要勇敢地为自己找路,也许换一

个身份,就能看到更精彩的风景。

【延伸题目】拐弯;意外成就好风景;风景就在转角处……

【预测金题】

何谓捷径?

数学老师说:“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语文老师说:“慢下来,才能看到好风景。”

关于“快和慢”,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思路点拨】

首先请注意试题提供的关键信息:快与慢,慢,会看到“好风景”快,是人生的捷径。其

次,注意试题的指令:关于快和慢,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这就是说试题要求作文立意要

从“快与慢”切入。第三,快与慢是对比关系,立意要二者兼顾,形成对比。联系实际生活,

我们不妨如此立意:①既要有快的速度,又要有慢的温情;②既要有快的效率,又要看慢的

风景;③快节奏也需要慢动作;④于快中享受高速发展,于慢中找

文档评论(0)

177****31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