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古诗词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PAGE1/NUMPAGES1

古诗词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同步练习()年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必修上)

静女

《诗经·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解释:静女:贞静娴雅之女。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

姝(shū):美丽。

俟(sì):等待。

城隅(yú):城角,一说指城上的角楼。

爱:通“薆(ài)”,隐藏。

搔首踟蹰(chíchú):以手指挠头,徘徊不进。

娈(luán):美好。

彤管:红色的管状物。一说指初生时呈红色的管状的草,即下一章所说的“荑”。

有炜(wěi):色红而光亮。有,形容词词头,无义。

说怿女美:喜爱你的美丽。说(yuè)同“悦”。怿(yì),喜悦。女(rǔ),同“汝”,第二人称代词,下文的“匪女之为美”的“女”同此。

自牧归荑(tí):从远郊归来赠送我初生的茅草。牧,城邑的远郊。归,同“馈”,赠送。

洵美且异:确实美好而且与众不同。洵,诚然,实在。

匪女之为美:并非你这草美。匪,同“非”,表示否定判断。

《静女》简析

这是一首古老的爱情诗。开篇先以男子之口,引出一位娴静而美丽的女子。接着叙述她原本与男子约定相会,却“爱而不见”,令男子独自排徊。这样的逆转,表现了爱情萌发时的甜蜜和欢乐。接下来说静女赠送的彤管很美丽、讨人喜爱,后面又退一步说并非彤管好,而是因为它是美人赠送的。如此反复借彤管“表白”,其实都是抒发对静女的爱,真实且有情趣。

巩固练习

1.下列和《静女》有关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节选自《诗经·邶风》。《诗经》多为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静女/其姝。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静女》是一首爱情诗。

C、《诗经》按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为民歌,“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歌曲,“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其中“风”价值最大的。

D、《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类。赋,即叙述;比,即比喻;兴,是由它物引出所咏之物。《静女》采用“比兴”手法。

2、下面对诗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以女主人公的口吻描述了一对恋人的约会经过,表现了爱情的美好。

B、“彤管”在诗中是一个美丽意象,它“洵美且异”,象征着爱情的纯真。

C、该诗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把这对情人的恋爱活动描写出来了。

D、“搔首踟蹰”这个动作描写中蕴含着心理活动,展现了憨厚、痴情男主人公形象。

3、你认为诗中的静女是一个怎样的女子?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参考解析

1.D(《静女》用“赋”的手法直陈其事)

2.A(以男主人公的口吻叙述)

3.静女是一个美丽、调皮、可爱、勇于追求爱情的女子。“姝”、“爱而不见”表现了女子美丽、调皮、可爱,“贻我彤管”“自牧归荑”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追求大胆直率。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解释:芙蓉,荷花。本诗出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创作的一组古体诗,名称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这十九首诗本无题目,按惯例分别以首句为题。组诗反映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的是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人生离散的愁苦,思想上比较消沉、哀婉,但它们用语质朴、如话家常,感情真挚、含蓄动人。古诗十九首是我国古代古体诗中五言诗的典范之作,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兰泽:长着兰草的低湿之地。

遗(wèi):赠送。

漫浩浩:犹“漫漫浩浩”,这里用以形容路途的广阔无边。

以:连词,表示结果。

《涉江采芙蓉》简析

东汉中后期,游宦、游学之风盛行,大批士子远离故乡。作为文人五言诗滥觞的《古诗十九首》反映的就是这一现实,诗中充满了羁旅怀乡的思绪。这首诗的主人公采撷美草香花要送给“同心”的人,但他思念的人还在“旧乡”,长路漫漫,欲赠不能,只能让忧伤陪伴自己终老。全诗字里行间流露着漂泊他乡和分隔两地的无奈。

另解:本诗为文人写的思妇诗,写涉江采芙蓉的女子思念远行之人。诗歌虚实结合,采用“悬想法”(对写法):女主人公想象着在漫漫长路上的远行人回望故乡的情景,更深沉蕴藉地表现了自己对远行之人的思念。

巩固练习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月夜①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

文档评论(0)

幸运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