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研究.pdf

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学习任务群作为一种创新性的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在新课程改

革背景下成为学科教学改革的亮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学习任务群教学方法,

科学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并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群,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就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展开简要

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

学习任务群是教学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理念,将其运用在学科教学中,

不仅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创新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

习任务群教学活动的开展应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主,实现“以教为主”向

“以学为主”的转变,通过任务设计和任务布置,强调学生“学”的作用,提升

学科教学水平。

一、整合教学主题,设计结构化任务群

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并结合不同学生学习能力来划分具体的

任务层次,构建结构化学习任务群,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在开

展学习任务群教学活动之前,立足教材知识内容,明确课程教学主题,并完善学

习任务的设计,以罗列任务清单的形式来对学习任务群教学过程进行梳理,构建

学习支架,体现学习任务群教学活动的系统化。

[1]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本文为鲁迅的

一篇经典作品,而要深入学习本文内容,需从对鲁迅本人的了解开始。教师应以

“鲁迅的散文”为教学主题,并设计具有层次化的学习任务,如基础任务:了解

鲁迅,对鲁迅的生平事迹进行搜集和整理,分析鲁迅的文风特点;进阶任务:了

解本文的出处——《朝花夕拾》的相关知识,对该篇小说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点

进行了解,分析作者蕴含在小说中的情感;重点任务:结合《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文在《朝花夕拾》中的选段,联系《朝花夕拾》小说内容谈一谈本文在该篇小

说中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作者写“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路历程的意图

是什么?作者在文章中又蕴含了什么样的情感?通过结构化学习任务群的设计,

使学生对本文形成深刻理解,并实现高效教学。

二、创设生活情境,增强任务学习体验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为了生活而服务的,语文学科的学习更是如此,学生通

过语文学科的学习,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

能力。为此,在开展学习任务群教学时也应联系实际生活来开展任务教学。具体

来说,教师应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知识获取、知识理解、沟通

交流和学习探究,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加强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卖油翁》为例,本文围绕一件生活小事的描

写,阐述了“熟能生巧”这一成语的道理,因此本文的语言描写特点是学习重点,

学生也需要学习本文对“卖油翁”人物形象的刻画方式,积累相应的写作技巧与

素材。为此,教师应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想一想自己身边有没

有发生过“卖油翁”和“陈尧咨”相似的事情,此为基础任务。随后,应带领学

生学习本文,对文章内容进行剖析,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和叙述事件经过的写作手

法,此为进阶任务。最后,应要求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模仿文章写作手法,写出

生活中体现“熟能生巧”或其他成语道理的“小事”,此为重点任务,实现连贯

教学,加深知识印象。

三、设计实践活动,巩固任务教学成果

为保证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完整性,并基于理论结合实践的思路开展教学活动,

实践活动设计也是学习任务群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教学环节。教师应围绕学习

任务的主题设计综合性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任务的布置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任务群教学活动参与度,为整体的教学活动质量提供保障。

[2]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为例,课前,教师应为学生布置

“查询有关于白杨树的相关资料”的学习任务,为学生理解作者为何要以“白杨

树”为写作对象做好铺垫。在课中,教师应带领学生精读本篇课文,并为学生介

绍作者茅盾创作《白杨礼赞》的写作背景,结合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白

杨树”的形象进行理解,学习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并运用何种写作方法来赞美白杨

树的,感受文章语言的生动性。最后,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赏白杨树,

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对作者的笔触进行回忆,再次阐述个人对于文章的理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