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年俗与萨满文化.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北年俗与萨满文化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这是东北地区家喻户晓的童谣,借小孩之口说出了人们对过年的期盼。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东北人过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杀年猪、打年糕、送灶神、接财神、扭秧歌、贴窗花、祭祖先、拜大年……这种具有鲜明东北特色的过年习俗,同北方少数民族尤其是满族对萨满教的信仰有着很深的渊源。

“萨满”为古通古斯女真语“Saman”译音,意思是“沟通天地的人”。古代,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有限,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的生存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因而,人们产生了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心理。所以,能“沟通天地”的“萨满”,自然备受人们的敬重。萨满的祭祀活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逐渐形成“萨满文化”。至今,在东北年俗中,我们依然能够寻觅到萨满祭祀的印迹。

从祭祀献牲到杀年猪

东北过年的一大特色就是有很多极具地域特色的食品,如腊八粥、灶糖、年糕、米酒等。这些美食多数是从萨满教祭祀仪式上的贡品演化而来,其中以杀年猪最具代表性。

“不杀年猪,不算过年”,东北年俗中把杀年猪看成一件大事,这个习俗就是来源于萨满祭祀仪式上的献牲。萨满教祭祀以猪献牲,腊月十五后,任选一天杀年猪以祭祀天、神、祖先。年猪不得有白毛,杀前将酒浇进猪耳朵,如果耳朵动为“领牲”,如不动,需祷告,直到动了方可杀死。献牲过后,祭祀之家会请来亲友邻居共食祭肉,但肉中不许放盐酱,祭肉要吃得越干净越好,这就是“吃福肉”。“福肉”,即无盐的白片肉。《春明梦录·客座偶谈》中载:“满人祭神……未明而祭,祭以全豕去皮而蒸,黎明时,客集于堂,以方桌面列炕上,客皆登炕坐,席面排糖蒜韭菜末,中置白片肉一盘,连递而上,不计盘数以食饱为度,旁有肺、肠数种,皆白煮,不下盐豉,末后有白肉末一盘,白汤一碗,即可下老米饭者。”受祭祀吃猪肉的影响,满族人逢年过节都要杀猪、吃猪肉。后来,因受满族文化的影响,杀年猪这一民俗在东北地区逐渐形成。

此外,萨满教祭祀的供品中还有各式各样的黏食糕点,满族称作“饽饽”。《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中载:“至于供糕之礼,大内每岁春秋二季立杆大祭,则以打糕、搓条饽饽供献,正月以馓子供献,五月以椴叶饽饽供献,六月以苏叶饽饽供献,七月以新黍蒸淋浆糕供献,八月以新稷蒸饭用木榔头打熟,作为饺子炸油供献,余月俱以洒糕供献。”这些糕点也是东北各少数民族的日常饮食。萨满祭祀中体现人神共享的精神内容,对满族以及东北地区的食俗文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从萨满歌舞到二人转

旧时东北过年,当然没有今天的春晚,人们最喜爱的娱乐活动就是看二人转,民间有“宁可少吃三顿饭,不能不看二人转”之说。二人转形成于清末民初,在表演技巧上,“唱功”有板有调,韵味优美,富于变化,俗谓“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做功”动作表情真实自然,讲究“演啥学啥,学啥像啥”;“舞功”有“跳、走、翻、扭、错、转、搧、抖”各种身法步法。这种表演形式其实都可以从萨满歌舞(俗称“跳大神”)中看到端倪。

萨满歌舞中,男萨满必须面涂黑色,男扮女装,这与二人转演员造型相似;早期二人转手里拿的不是手绢和扇子,而是竹板和一尺三寸的木棒,这两件道具也都在萨满祭祀歌舞中有所应用;至于二人转“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的唱功,更不是凭空创造,它来自东北满族单鼓音乐,而单鼓正是萨满歌舞的表演形式;二人转的舞步、腕功、两肩、腰、全身扭动等舞蹈动作均是对萨满祭祀舞蹈的传承;甚至二人转的众多唱段也从“萨满神歌”中来,比如《阴魂阵》是二人转“四梁四柱”之一,其唱词中五方五色旗将军部分五段是从辽北艺人演唱的《萨满神歌》唐神忏唐王诗中来。

二人转,正是在借鉴传承萨满歌舞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成为今天具有大喜大悲、大歌大舞、神秘独特、粗犷豪爽、火辣热情等东北地域文化特色的一门艺术。

从神木祭天到红灯高挂

东北人过年时习惯在院中高高竖起一根杆子,用来悬挂红灯笼。灯笼从除夕一直挂到正月十五,以示红灯高照,红红火火,有的人家甚至将灯笼挂到二月初二。这个杆子就是从萨满教祭祀上的索伦杆演化而来。

最早的索伦杆(汉译为神杆)即森林中穿天的树木,信奉“萨满教”的满族祖先相信森林中这些直指青天的大树可以沟通天上人间,视其为“通天柱”或“神木”。他们在这些树上挂出彩布条和纸条,用来祈祷祭祀。再后来,他们锯下山中的“神木”立到自家的庭院中祭祀,“神木”又演变成了神杆,日臻成为一种祭祀中重要的器具。

关于索伦杆有很多传说,一种说法,此杆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挖人参时用的索拨棍;另一种说法,相传当年明将李成梁要杀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蒙恩人相救,骑马逃跑,途中马失前蹄摔到崖下,一群乌鸦、喜鹊落在他身上将他护住,追兵以为他已摔死,便掉头走了,努尔哈赤脱险逃入山中,以挖参所得置办兵器、粮草,起兵统一了东北,后人为纪念乌鸦、喜鹊的救祖之恩,每年在腊月里竖起索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