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感染.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0页,讲稿共4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周围免疫器官(二级淋巴器官)接受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反应的主要场所B细胞——浆细胞——体液免疫T细胞———致敏T细胞——细胞免疫(1)脾(spleen)体内最大淋巴器官,产致敏淋巴细胞和抗体的重要部位(2)淋巴结T细胞约占75%,B细胞约占25%第31页,讲稿共4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32页,讲稿共4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33页,讲稿共4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表面受体:绵羊红细胞、有丝分裂原受体、表面抗原受体等二、免疫细胞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及其前身(造血、淋巴、单核、粒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随之分化增殖和产生Ab或淋巴因子的一类细胞群1、T细胞起源——骨髓多能干细胞。定居:淋巴结的副皮质区或脾脏的白髓表面标志第34页,讲稿共4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1页,讲稿共4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在实验室第2页,讲稿共4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免疫功能的分类:本章主要内容:病原体对机体的感染机体对感染的预防和治疗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重点:病原体的感染及机体的抗传染免疫作用第3页,讲稿共4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感染的途径与方式1、感染的途径;2、感染的部位及方式二、微生物的致病性1、细菌的致病性:1)侵袭力;2)毒素(toxin)2、病毒的致病性;3.真菌的致病性:三、传染的类型1、隐性传染;2、带菌状态;3、显性传染病原微生物对机体的感染及其致病能力第一节微生物的感染与致病性第4页,讲稿共4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毒力侵袭力毒素1、侵袭力(invasiveness):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称侵袭力吸附和侵入能力;繁殖与扩散能力;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能力一、细菌的致病性第5页,讲稿共4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吸附和侵入能力:细菌通过具有粘附能力的结构如革兰氏阴性菌的菌毛粘附于宿主的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粘膜上皮细胞的相应受体,局部繁殖,积聚毒力或继续侵入机体内部。淋病奈瑟氏球菌:菌毛可使其吸附于尿道粘膜上皮的表面而不被尿液冲走变异链球菌、乳杆菌:牙齿表面粘连成菌斑,造成龋齿。在原处生长繁殖并引起疾病:霍乱弧菌(Vibrio)侵入细胞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细胞死亡,造成溃疡痢疾志贺氏菌(Shigelladdysenteriae)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或细胞间质侵入表层下部组织或血液中进一步扩散:溶血链球菌(Streptococcushaemolyticus)第6页,讲稿共4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抗吞噬作用肺炎链球菌:荚膜,避免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A族链球菌表面M蛋白:抗吞噬、抵御抗体等作用(E.coliK抗原等)3)繁殖与扩散能力a、透明质酸酶(旧称扩散因子)水解结缔组织中透明质酸,透性增加,利于病原体迅速扩散(链球、葡球等)第7页,讲稿共4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b、胶原酶血浆纤维蛋白c、血浆凝固酶d、链激酶(血纤维蛋白溶酶)e、卵磷脂酶(?毒素)水解胶原蛋白,利于扩散(产气荚膜梭菌)凝固成纤维蛋白屏障,保护其免受宿主吞噬(金葡菌)激活血纤维蛋白溶酶原——血纤维蛋白溶酶水解各种组织细胞,尤红细胞(产气荚膜梭菌、蛇毒液)水解、利于扩散第8页,讲稿共4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毒素(toxin)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不同:外毒素内毒素主要是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在生长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胞外的毒,如破伤风痉挛毒素、白喉毒素等;也有存于胞内当细菌溶解后才释放的如痢疾志贺菌的肠毒素。1)外毒素(exotoxin):特点:通常为蛋白质,抗原性强,可选择作用于各自特定的组织器官,不同病原菌产生的外毒素不同,所引起的症状也不同。其毒性作用强,但不稳定,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第9页,讲稿共4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类毒素(toxoid)和抗毒素(antitoxin):利用外毒素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的特点,用0.3-0.4%甲醛处理,使其毒性

文档评论(0)

xiaozhuo20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