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子药用研究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芥子药用研究进展

目录

TOC\o1-9\h\z\u目录 1

正文 1

文1:白芥子药用研究进展 1

1.寒痰喘咳 2

2.痰湿阻滞 2

1.《本草纲目》 3

2.《本草正》 3

3.《本草求真》 3

一、化学成分 4

二、药理作用 4

三、临床报道 5

1.治疗面神经麻痹白芥子适量 5

2.治疗肺结核白芥子研末加醋拌成糊状 5

3.治疗胸胁迸伤白芥子1 5

文2:药用植物育种研究进展 5

1药用植物育种研究进展 6

原创性声明(模板) 19

正文

白芥子药用研究进展

文1:白芥子药用研究进展

[别名]芥子(《名医别录》),黄芥子、辣菜子(《中药志》),苦芥子(四川),白芥、芥菜籽、白芥末子(山东)

[来源]白芥子,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上品。为十字花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白芥或芥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白芥子”,后者习称“黄芥子”。全国各地均产,以河南、安徽省产量最大。均为栽培。

[采收炮制]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生用或炒用,同时捣碎。

[商品规格]以粒大、饱满、均匀者为佳。

[药性]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应用]

1.寒痰喘咳

寒痰喘咳、胸胁胀痛本品辛温走散,温肺散寒,利气消痰,尤善除寒痰停饮。用于寒痰咳喘,痰多清稀,胸膈胀满,食少难消者,常与苏子、莱菔子同用,如《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若肺寒较甚,咳嗽痰喘,畏寒肢冷,又与干姜、肉桂、苍术等配伍,如《中国药物大全》痰饮丸;若痰饮停滞胸胁,喘咳胸满胁痛,则与甘遂、大戟配全,以祛痰逐饮、利气止痛,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控涎丹。

2.痰湿阻滞

痰湿阻滞、肢体麻木、关节疼痛、阴疽肿痛本品辛散温通,利气豁痰,散结消通,通络止痛,尤善除皮里膜外、筋骨经络之间的寒痰凝聚。用于痰湿阻滞经络,肩臂肢节麻痹疼痛者,可与木鳖子、没药、桂心药同用,如《妇人良方》白芥子散;用于寒痰痹阻,阴疽流注,常与肉桂、鹿角胶、麻黄等配伍,如《外科全生集》阳和汤。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走散,耗气伤阴,久咳肺虚及阴虚火旺者忌用;本品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易发泡,故有消化道溃疡、出血及皮肤过敏者忌用。此外,用量不宜过大,过量易致腹泻。

[鉴别用药]白芥子、莱菔子皆为祛痰之品。然白芥子温肺利气豁痰,主皮里膜外之痰;莱菔子调气和中,行气消痰,主肺、胃、大肠痰食之滞,寒痰热痰均治。

[药治]

1.《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白芥子,辛能入肺,温能发散,故有利气豁痰,温中开胃,散痛消肿辟恶之功。按韩愗《医通》云:“凡老人苦于痰气喘嗽,胸满懒食,不可妄投燥利之药,反耗真气,愗因人求治其亲,静中处三子养亲汤矜治之,随试随效。盖白芥子生痰,下气宽中;紫苏子主气,定喘止嗽;萝卜子孙食,开痞降气。

2.《本草正》

《本草正》:“白芥子,消痰癖疟痞,除胀满极速,因其味厚气轻,故开导虽速,而不甚耗气,既能除胁肋皮膜之痰,则他近处者不言可知。

3.《本草求真》

《本草求真》:“白芥子,气味辛温,书载能治胁下及皮里膜外之痰,非此不达,古方控涎丹用之,正是此义。盖辛能入肺,温能散表,痰在胁下皮里膜外,得此辛温以为搜剔,则内外宣通,而无阻隔窠囊留滞之患矣。是以咳嗽、反胃、痹木脚气、筋骨痈毒肿痛,因于痰气阻塞,法当用温用散者,无不藉此以为宣通。然此大辛大热,中病即已,久服耗损真气,令人眩晕损目;若肺热阴虚火盛者忌之。

[现代研究]

一、化学成分

白芥了含白芥子甙、芥子碱、芥子酶、脂肪、蛋白质、粘液质及维生素A类物质。白芥子甙经芥子酶水解,产生异硫氰酸对羟基苄酯(白芥子油)、酸性硫酸芥子碱及葡萄糖。酸性硫酸芥子碱经碱性水解可产生芥子酸和胆碱。

二、药理作用

1.抗真菌作用白芥子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刺激作用白芥子甙本身无刺激作用,遇水后经白芥子酶的作用生成挥发性油(白芥子油)。芥子挥发油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应用于皮肤,有温暖的感觉并使之发红,甚至引起水泡、脓疱。通常将芥子粉除去胆肪油后做成芥子硬膏使用,用作抗刺激剂(刺激性药物使用于皮肤局部,其作用不仅限于用药部位,并牵涉到其它部位,产生治疗作用时,称为抗刺激作用),治疗神经痛、风湿痛,胸膜炎及扭伤等。使用前先用温水湿润,以加强芥子酶的作用(沸水则抑制芥子酶的作用)。应用时间不超过15~30分钟,皮肤敏感者只能应用5~10分钟。芥子粉作为调味剂,使唾液分泌及淀粉酶活性增加,使心脏体积和心率减少。小量可刺激胃粘膜增加胃液及胰液的分泌,有时可缓解顽固性呃逆。内服大量可迅速引起呕吐,可用于麻醉性药物中毒

文档评论(0)

ayun1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