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学读后感.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艺心理学读后感

《文艺心理学》是一本从心理的角度出发,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美的

书。大家读了此书,心得写了哪些?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文艺心理

学读后感,一起来看看。

文艺心理学读后感篇一

朱光潜先生主张人生的艺术化,他认为只有美才可以拯救人的心

灵。但是,他像许多大学问家一样,言行有不一致的地方:他重视了

心灵的美却忽视了外在的美。他穿着古旧的衣服,叼着大烟斗,从烟

斗中发出的浓烟在他的银发旁边白皑皑升腾。这就是他留给人们记忆

中的形象。他藏在眼镜片后边的眼睛永远是沉思的。就是这位老人,

他在87岁高龄仍然用颤抖的手翻译了维柯的《新科学》。他一生追求

着美,传扬着美,最后化为一座桥梁,从他身上,人们既可以回顾美

学丰富的过去,也可以展望美学光辉的未来。《文艺心理学》从

心理的角度来研究美。什么是美呢?这不是一个不用回答的人人都清楚

的问题。比如,鲜艳的花朵往往在人们眼中是美的,但是,我们能说

花本身是美的吗?如果花本身是美的,那为什么在我们心里想着别的事

情或者烦恼痛苦的时候,我们会不觉得花美呢?可见,花美不美和人的

心理状态有直接的关系。《文艺心理学》就是这么一本从心理的角度

出发,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美的书。它系统介绍了西方现代美学著作,

行文如行云流水,飘逸洒脱,是朱光潜先生代表作。写这本书的每一

章,朱先生都要查阅几十部书才敢下笔,但是,读者一点都看不出其

艰涩和费力的地方,相反会得到一种开启心智的愉悦。

1.美和概念无关,是一种在聚精会神的状态下的心理享受。就像

一个婴儿,父母告诉他面前的物体是一棵松树,他便记住了松树的形

象,这个时候,他的头脑中不会出现另外一棵松树的形象,因为,他

没有“松树”这个概念,所以也不知道松树的抽象的特点,而只是有

一棵松树具体的形象。此时他获得的知识是“直觉”,等他大了,他

会进一步获得“松树”的理性认识。审美就是这种“直觉”下才产生

的心理享受。我们在欣赏一棵松树的美的时候,完全被这棵松树的形

象所吸引,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植物学家看到松树,一心关心松树的

生活习性,关心它的植物特性,这个时候他是不能进入审美的,因为

他持着科学的态度;另一类人,一心只想着把这松树砍回家去会有什么

用处,结果,他也没有享受到松树给他的美,因为他持着实用的态度。

排除了实用的和科学的态度,又不考虑事物的抽象共性,只专注它给

你的完整形象,这个时候,美才能产生。这就是物我两忘的境界。

2.审美要有种距离。莎士比亚写过一部关于夫妻猜疑的悲剧,叫

做《奥赛罗》。假如一个人素来疑心妻不忠实,受过很大的刺激,一

定比寻常人更能了解剧中奥赛罗的痛苦,他本来更应该从此剧中得到

审美的享受的,可是正因为他事事都把剧情和自己的身世联系起来,

限制了他对全剧其他内容的理解,不能真正达到欣赏。所以,人必须

和美的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审美。人们都知道“雾中看花、水中

望月”中的花和月比现实中的花与月要美,是因为人们和它们有了距

离。距离太远以至于看不清楚了,也同样达不到审美的效果。过分理

想化的作品和人们生活离得太远,过于写实的作品又和人们的生活离

得太近,都不能产生很好的审美效果。“不即不离”是艺术的原则。

3.立普斯的移情说。德国美学家立普斯认为,“移情作用”是美

学上一条基本原理。当我们欣赏松树时,不知不觉达到了物我两忘的

境界。我们一方面把自己心中的高风亮节的气概移注到松,于是松树

俨然变成一个人;同时也把松树的苍劲挺拔的情趣吸引于我,于是,自

己也俨然变成一棵松树。这就是移情作用。大地山河以及风云星斗原

来都是死板的东西,我们往往觉得它们有生命,有情感,有动作,这

就是移情的结果。这些例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屡见不鲜。比如“天寒犹

有傲霜枝”句中的“傲”,“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都是体

现着移情作用。

4.谷鲁斯的内模仿说。立普斯提出移情说后,人们就想知道为什

么会在审美的时候有移情作用出现。后起的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人的

生理机能造成的。比如说希腊“道芮式”石柱。占希腊的神庙建筑通

常都不用墙,让一排一排的石柱来支撑屋顶的压力。这种石柱往往很

高大,外面刻着凸凹相间的纵直的槽纹。照物理学说,我们看到石柱

时应该觉得它承受重压顺着地心吸力而下垂,但是看“道芮式”石柱,

我们却往往觉得它耸立飞腾,现出一种出力抵抗不甘屈挠的气概。这

正是立普斯的移情作用的影响。但是为什么会发生移情呢?谷鲁斯说,

移情作用就是内模

文档评论(0)

133****77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硕士研究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