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

新课标变化何在

其一,坚持课程一体化设计。2011年版的品德与生活、品

德与社会、思想品德三个课程标准,内容难易的梯度设计不

够,协同育人功能不全,针对性不强。而新课标站在“立德树

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对2011年版三个课程标

准进行整合、提升。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内容设置规

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小学低中高和初中四个不同学段学生年

龄与认知发展特点,对课程内容与要求进行了九年一体化的设

计,明确了四个学段要培养的“具体、适切和可操作”的核心

素养,研制了四个学段学业质量标准,把体现立德树人教育根

本任务的课程核心素养充分细致落实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教学建议、学业评价的方方面面,贯穿到道德与法

治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一体化设计,有助于

打破不同学段课程内容的壁垒,实现不同学段课程内容的有机

衔接,实现课程育人价值的最大化。

其二,课程内容结构进一步优化。本次课标修订是在基于

学科核心素养对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方式(如主题、项目、任

务等)的整合和呈现,意在改变知识、技能的简单线性排列方

式,强化知识间的内在关联,凸显思政学科的本质、方法以及

内在逻辑。通过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

选、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形式。比如,2011年版课标课

程内容分为三个板块、九个专题设计表格呈现;新课标不分专

题呈现课程内容,而以螺旋上升的方式按学段组织和呈现。新

课标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将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与交往

范围作为课程构建的基础,依据我与自身,我与自然、家庭、

他人、社会,我与国家、人类文明的逻辑关系,以真实的生活

为基础,突出三大教育(传统美德、革命传统、法治教育),

融合六大主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劳动教

育),这就强化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主干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

学科本质与内在逻辑,显得层次清楚、结构紧实,便于操作,

易于落实。

其三,以学定考、教考一体,体现教学评一致性。新课标

在课程评价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其最大亮点在于增加了学业质

量标准,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建议,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教

学、评价案例,充分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例如,新课标第四

学段(7~9年级)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部分设置了“领悟伟

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

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教育”的学段目标。依据学段目

标,在学习主题“革命传统教育”部分设置了“了解中国产生

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内

涵,领悟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的课程内

容。而“了解”“理解”“领悟”等字眼表明了教的程度和学

的程度。在学业质量描述中,能够“结合史实阐明”伟大建党

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向第

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强大动力”等表明了教师应教到什么

程度或学生应学到什么程度。这样设置,便于教师把握教学深

度与广度,增强了可操作性,为我们课程的教学实施、考试评

价提供了依据。

如何迎接新挑战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

要求。怎样才能适应新的要求,迎接新的挑战?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做到心中有人。长期以来,部分道德

与法治课教师将知识、技能的获取等同于学生的成长,而实际

上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责任

重大。因此,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提高自己立德树人

的理论水平与专业素养,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不能

眼中只有分数,而必须做到心中有人。我们强调“八个相统

一”的原则,坚持以学生成长为本,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与教学

实践中发展学生的政治认同,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增强学生

的法治观念,健全学生的人格,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担负起

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神圣使命。

二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坚持实践育人。新课标以核心素

养为导向,“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我们要把以前“知识本位”教学转变为现在“素养本

位”教学。因为只有记忆、背诵、理解,没有创造、体验、感

悟是发展不了核心素养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思

考中规范政治方向、引导价值导向,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

就需要教师设置议题,创设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真

实的情境中体验与理解,在合作讨论中生成,在探究与反思中

提升,不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心悦诚服接受结论、水

文档评论(0)

百分卷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