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专题07:文言文阅读(考点清单)(统编版).docx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专题07:文言文阅读(考点清单)(统编版).doc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07文言文阅读

一、考试内容

课内考查篇目:

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

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唐雎不辱使命》《送东阳马生序》《《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出师表》

二、考试题型

常见考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文言断句、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翻译句子、内容理解、人物形象、主题主旨、开放性题目。

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法,一般是以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内外对比阅读的形式进行考查的。考查的主要题型有:给句子划分节奏,辨析词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现象,翻译句子,理解选段的主要内容,把握选段的思想感情等等。

三、方法技巧

(一)断句停顿

1.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如:“夫”“若夫”“至于”“至若”“盖”等,例:至于/负者歌于途。

2.句首关联词后要停顿。例:然则/何时而乐耶?

3.表时间的词在句首要停顿。例:今/吾以十倍之地。

4.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后要停顿。例: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5.古汉语的两个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要停顿。例:可/以/一战。

6.有省略的地方要停顿。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主谓之间、动宾之间要停顿。例:先帝/不以/臣卑鄙。

(二)文言实词

1.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一些同学在学习文言文时,往往以词的含义去理解古义,这就会闹出笑话。要注意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1)词义的缩小。就是古义反映事物的范围大,而今义反映的事物范围变小。(2)词义的扩大。就是古义所反映事物的范围小,而今义反映事物的范围变大。如“江”、“河”在古代专指长江、黄河。而今天的“江”、“河”泛指河流。(3)词义的转移。就是在古文中是这个意思,而今义却是另一个意思,词义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发生了变化。

2.注意一词多义现象。“一词多义”,就是指一个词既有本义,又有引申义,甚至有几个引申义,要注意实词在不同语境中表示的不同意义。

3.注意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或用法,使词的意义发生一定的变化。文言文中的名词可用作动词,形容词可用作名词,还有使动、意动等用法。

4.注意字词的通假特征。“通假”也叫“通借”,“通”是通用,“假”是借用。两个字的形体不同,意义也不同,由于读音一样或相近,古人就常用甲字来代替乙字,被借作乙字的甲字,就叫“通假字”。其基本类型有:(1)同音通假。如:满坐(通座)寂然,无敢哗者。(2)近音通假。如:河曲智叟亡(wáng,通无,读wú)以应。(《愚公移山》)(3)异音通假。(如果探讨它们的古音,也相同或相近。现代的读音不同是古今语音演变的结果)如:将军被(通披,音pī)坚执锐。(《陈涉世家》)

(三)解答文言虚词题常用方法

1.词性界定法。有些文言虚词兼有空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也肯定不同。

2.语境推断法。一般而言,需要判定的虚词上下文语境完整,语句的整体意义实际上限制了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因此可考虑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进行断断。

3.句位分析法。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搭配关系不同,它的意义和语法功能也往往不同。

4.标志识别法。有些文言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可帮助你快速答题。

5.结构互训法。文言文中多结构一致、前后对称的整句,往往处在相同位置的虚词其词性意义或功能用法也相同,所以知道了其中一个的用法,也可大致判断另外一个的用法。

6.关系分析法。判断虚词的用法更多的是看这个虚词在句中起的语法作用,它跟前后文构成什么样的意义关系,尤其是“而”“以”作连词用时,其意义关系往往比较复杂,有并列、承接、递进、转折、因果、假设……,一定要瞻前顾后,仔细揣摩,加以确定。

7.成语印证法。很多成语源自古诗文,凝固了很多文言现象,包括虚词用法的一些规律特点,通过一些熟知的成语来推知印证文言材料中的虚词用法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四)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留:即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要保留。

直:即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要换成现用的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五)文言文阅读内容理解解题技巧

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

归纳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企管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