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ppt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页,讲稿共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临床及病理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Angiomatoidnodulartransformation,SANT)是近年来被认识的一种少见的脾脏良性血管增生性病变。脾SANT是2004年由Martel等首次提出的病理描述性诊断,命名反映了该病的组织学特征:即硬化的纤维间质中间隔分布多发的血管瘤样结节。在此之前本病常被称为多结节性血管瘤、错构瘤的变型、血管内皮瘤等。SANT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SANT与脾内病变如血管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错构瘤等关系密切,是脾内多种病变的最后转归。以往诊断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错构瘤等有一部分与现在诊断的SANT相重叠。第2页,讲稿共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临床及病理本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多为体检时发现,部分患者可有上腹部隐痛,可伴发于其他肿瘤,少数病例有发热、血沉加快和白细胞增多等代表组织修复的表现。Kim等报道随访中发现部分病灶增大,目前文献报道,术后随访均无复发、转移的病例,脾切除术均能治愈。SANT的病理形态具有特征性,大体上常为单发类圆形的肿块,边界清楚,无明确包膜,一般肿块的中央为纤维瘢痕组织,周边为血管瘤样结节。镜下见脾脏纤维硬化性间质中分布着多个血管瘤样结节,结节周围围绕着向心性分布的纤维束。血管瘤样结节由裂隙样圆形或不规则形血管腔隙构成,结节内及结节周围可见散在分布的炎症细胞及含铁血黄素沉积。第3页,讲稿共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MRI表现①多为边界清晰的类圆形肿块,可见浅分叶和假包膜;②T1呈等或稍低信号,T2上多呈不均匀低信号,增强后向心性、渐进性强化,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可见边缘环状强化、分隔辐条状强化及结节样强化,典型者呈“辐条轮征”改变。延迟期病灶呈等或高信号,内均见未强化裂隙;③DWI呈低信号;④in—phase较out—of-phase信号下降;⑤病灶内可见出血,未见坏死囊变。第4页,讲稿共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鉴别诊断(1)血管瘤:强化方式与SANT极其相似(向心性渐进性强化、延迟期呈等或高信号以及较大者瘤体中央见裂隙等),但其强化程度高于SANT,特别是T2、DWI呈高信号,较容易与SANT鉴别。(2)脾窦岸细胞血管瘤:T2以混杂高信号多见,少部分病灶以低信号为主,但病灶常为不可数多发,而SANT多为单发,典型者可见辐条轮状强化及假包膜。第5页,讲稿共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鉴别诊断(3)错构瘤:含脂肪和钙化是特征性的表现,T1等低信号,T2以不均匀高信号多见,增强早期呈弥漫性不均匀强化,延迟期可见更均匀的持续性强化,常高于正常脾实质,易与SANT鉴别。但脾错构瘤多为无钙化乏脂肪占位,与SANT的MRI表现相似,需重点鉴别。这些乏脂肪错构瘤病灶常为均匀T1等或略低信号、T2等或略高信号,增强后呈明显均匀渐进性强化;而典型的SANT病灶信号不均伴“辐条轮征”,部分病灶有假包膜,有助于两者的鉴别。第6页,讲稿共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文档评论(0)

努力奋斗的小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