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docxVIP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汪世梅语文名师工作室

PAGE

PAGE1

汪世梅语文名师工作室教学设计

课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课型

新授

授课

教师

余金秀

时间

2023年4月24日

教学

目标

1.正确朗读古诗,读出诗歌韵味,理解诗歌的意思。

2.抓住“喜”感受诗人内心的喜悦,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

点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材

分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三首。本单元以“责任”为主题,语文阅读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该诗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以“喜”字为诗眼,痛快淋漓地表现出诗人听闻失地收复后激动、喜悦的心情。

学情

分析

高年级的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基本方法、能力都有一定的经验,可采用“先学后教”的理念来实施教学。学生对诗的写作背景不太清楚,理解诗歌内容、体悟诗人情感会比较困难,因此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情适当的补充介绍“安史之乱”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知诗人解诗题(5分钟)

1.知诗人

课件出示杜甫朋友圈图片。

师:看,杜甫一时兴起,发了一条朋友圈,朋友圈的内容是什么呢?

学生读: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师:这是我们在二年级时学过的《绝句》,其最大的特点是对仗工整、韵律整齐。请同学们再看看这条朋友圈,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发现。

师:他们为什么会给杜甫点赞呢?

教师补充:

(1)李白与杜甫是同时代的诗人,李白长杜甫十一岁,对杜甫来说李白亦兄亦友。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是现实主义诗人代表,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是浪漫主义诗人代表,后人合称他们为“李杜”。

(2)文天祥与杜甫虽没有生活在同一时代,但同样战乱频发,因此他们都具有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也都运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胸臆,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

(3)林黛玉与杜甫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写诗。其次,两人最后都以悲剧收场。杜甫以垂老之年,诗名天下,但为了生计不得不四处漂泊,最终孤独去世;黛玉蕙质兰心,冰肌玉骨,却体弱多病,最终泪尽而亡。

2.解诗题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杜甫的另外一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出示诗题,学生齐读。

师: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闻:听闻官军:唐王朝的军队

收:收复河南河北:黄河的南北两岸

听说唐朝的军队收复了河南河北。

过渡:听到这个消息,诗人的心情又会产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

【设计意图】

通过出示一张图—杜甫的朋友圈,让学生读读杜甫的诗《绝句》,达成了与以往所学知识的链接,再通过让学生观察点赞的人都有谁,质疑为什么李白、文天祥、林黛玉会为杜甫点赞,拓展了诗人的一些个人信息,这样信息的传递别具一格又有实效,真正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读准字音,初读感知(3分钟)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课件出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师引导: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指名读。

(3)齐读

2.引读古诗,读出诗歌的韵味。

3.读完古诗,你能说一说这首诗大概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读准字音,读出诗韵,培养学生的语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细读品味,领悟诗情(22分钟)

如果想更进一步理解这首诗,就需要了解一场战争,理解一类词语,体悟一种情感。那么一场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呢?(安史之乱)

1.一场战争——了解写作背景

公元755年,叛军发动战争,唐军怯战溃败,直到公元762年,叛军战败,唐军收复河南,公元763年,叛军投降,唐军又收复河北。诗人正是听到这个好消息,激动无比,挥泪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律诗。

2.一类词语——了解古今异义

师:同学们看看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古今异义)

衣裳:上衣下裳妻子:妻子和孩子

青春:春光、春天

师:由此可见,这一类词,古今含义有所不同。

师:诗中还有一类词也很有意思?你发现了吗?(地名)

师:诗中出现了哪些地名?(教师通过希沃易课堂推送课件,学生在平板上圈画。)

(河南河北剑外蓟北巴峡巫峡襄阳洛阳)

现在让我们通过一张图片来了解这些地方的大致位置。

小组合作,结合注释说说诗意思。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3

文档评论(0)

techinf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