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是整部教材编排的第一篇文言文。围绕“司马光砸缸”这一核心事件,全文仅用30个字,就清楚地介绍了司马光砸缸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并通过主要人物的动作描写,用一系列“动词”,生动再现了一儿失足落水及司马光“持石击瓮”那一瞬间的场景,语言极富画面感。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对应着故事的结局,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感受司马光爱护同伴,遇事沉着冷静的美好品质。

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这种文体,为了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阅读兴趣,教学时一定要降低难度,消除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畏惧心理。朗读是本课的重点,要运用多种方法充分引导学生朗读,边读边加深对文言文的感受,但对朗读的要求不能拔高,只要能跟着老师读出正确的词句停顿即可,至于朗读的语气、情感,不作要求。从中段孩子认知出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注释,引导学生适当展开想象,从而在走进文本情境中深入理解故事内容、领悟人物品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重新组织语言讲述故事。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2.学习借助插图和注释了解词句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3.初步体会文言文和其他课文的不同点,激发进一步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2.学习借助插图和注释了解词句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评价任务:

1.多形式朗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词句间的停顿。

2.背诵:背诵课文。

3.说一说:能借助插图和注释了解词句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教学预设:

一、谈话导入,回顾内容

1.板书课题:司马光。齐读课题。

2.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篇文言文,也就是古人用他们当时的话写的文章。

3.谁能用谁干什么,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回顾第一课时所学,在第一课时中主要达成了解司马光;了解文言文;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识记生字、书写生字几个目标,在开课前请学生回顾课文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形成整体感知】

二、多元朗读,读出节奏

1.小老师示范读。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小老师教读。(师:谁有自信读出节奏?请来教教大家,他读一句,如果对了,我们跟着读一句。)

3.男女比赛读。

4.齐读。

总结:文言文虽然难读,但是想我们这样反复多读几遍,也就能读出节奏,读出韵味了。

【设计意图:在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节奏。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还未理解课文的意思,很难依靠自己读出正确的停顿,所以由老师划分出停顿,安排展示读、教读、比赛读等多形式的朗读练习,让更多同学能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读好文言文的停顿。反复地朗读,也能加深学生读文本的理解,为接下来的理解语句,讲述故事作铺垫。】

三、借助提示,讲述故事

(一)借助插图,讲述故事

1.出示第一幅图: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这幅图你看到了这是哪?图上有哪些人?哪些事物?他们在做什么?说一说这些人、事、物对应了文中的哪个字或句子?

汇报方式:我看到图片上有__________,我认为在文中表示这个意思的字(句子)是________。

预设:“庭”“儿”“光”“瓮”“持石”“水迸”。

师相机重点理解“瓮”和“迸”的意思。引导理解图中的“瓮”特别高,特别大,口小肚大。

2.小结:这幅图画的是司马光救同伴的情景。借助插图,我们理解了不少词句的意思呢。

3.这么特别的故事,谁能试着借助插图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1)小组合作讲一讲。

(2)组内推荐,展示讲。

评价标准:讲准重点字的意思;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开始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主要以具象思维为主。在理解文言文语句意思时,先引导学生借助插图去理解,将理解词义的过程设计为看图猜意思的环节,增加学生的参与兴趣,减低学生理解难度。在大致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再以小组合作讲故事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借助注释,讲述故事

1.除了借助插图猜意思,还能怎样知道文言文的意思呢?

明确:看注释。

2.介绍:注释不仅告诉了我们这篇文言文出自哪本书,还告诉了我们重点字词的意思。借助注释,我们也能够理解理解文言文词句的意思。

3.那就请同桌合作,借助注释去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试着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讲述这个故事。

(1)自己讲给自己听。

(2)同桌互讲比一比。

4.交流汇报。

追问:同学们觉得他有正确理解词句的意思吗?

(1)你认为“群儿戏于庭”意思是?

明确:一群儿童在庭院嬉戏。

(2)在庭院里嬉戏叫戏于庭,在树林里呢?在公园里呢?在水

文档评论(0)

131****26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