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学设计23:第13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docx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学设计23:第13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积累古代白话字词。

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性格的写法。

3.学习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4.阅读文本,研讨、理解作者塑造人物性格所使用的各种描写方法。

5.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及社会意义。

难点: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情感导入】(PPT)

选①徽宗年间某月某日,沧州府发生了一件惊天大案,沧州府天王堂草料场突起大火。放置在草料场的军事物资草料被付之一炬,导致经济损失惨重。同时在现场还发现了三具男性尸体。

经法医解剖辨认。死者分别来自京城的陆虞侯和富安,以及本地军区一个差拨。同时看管草料场的刺配军林冲消失得无影无踪。案件发生后,沧州市委市政府、沧州军区非常重视,责令沧州市公安局成立专案组限期尽快破案。

经过公安干警的缜密侦查,案件终于有了线索:林冲有重大嫌疑,经过抓捕,林冲终于归案,那么是什么使林冲铤而走险,对三条人命痛下杀手?

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我们《大宋说法》栏目组拿到了林冲的审讯记录(课文),现在各位手中人手一份。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林冲是如何走上杀人逃跑的道路的。他到底经历过什么?

选②世间万物,不尽相同。善良与邪恶总是并存。当一个人面对邪恶怎么办?我想只有

两种方式:一是屈从,二是毫不妥协。屈从可能带来暂时的生存,但结果往往是耻辱相伴:相反,毫不妥协可能导致肉体的消灭,但表现出来的意志与勇气,将象天上的星辰一样,让邪恶胆战心惊,让后人在深夜里仰望。在阴森恐怖的山神庙,在风雪连天的草料场,面对邪恶,一位名叫林冲的男人完成了人生的一次涅磐。

课文相关情节一

林冲原是东京80万禁军教头,他的上司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他们设计使林冲买了一把宝刀,又传高俅的命令,说高太尉要看那宝刀。于是林冲奉命带着宝刀去见高俅,没想到竟被他们诬陷为“行刺”的刺客,无辜地被刺配沧州。在路上,陆虞侯买通押送公人董超、薛霸,多次要杀害林冲,被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下。

课文相关情节二

林冲敕配沧州后被派去管理天王堂。不久陆虞侯又贿买沧州的管营、差拨,调林冲去草料场,想借机烧死林冲,林冲被逼无路可走,终于走上了杀人报仇的道路,这便是节选部分的情节。后来林冲辗转到柴进家,躲避官府的追捕。由于官兵追杀很紧,柴进就把他介绍到梁山泊白衣秀土王伦那里去。从此以后林冲才加入到农民起义的队伍中去。

课文相关情节三

他从一个安分守己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变成了“强盗”,从温暖的小康之家走上梁山聚义厅,走过了--条艰苦险恶的人生道路。梁山泊英雄排座位时,为山寨马军五虎将中排名第二,镇守正西旱寨。

武艺高强,打了许多胜仗。受招安后,随宋江、卢俊义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打方腊后在杭州染了风瘫,不能痊愈,被迫留在六和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追封忠武郎。

第一课时

师:每篇文章都是一座繁花似锦的山林,徜徉其中,我们就是一个个辛勤的园丁,我们辛苦的努力是为了那一株株美丽的花朵。每一篇文章也是一座宝藏,徘徊其问,我们就是那一个个努力的寻宝人,我们勤劳的付出是为了那一个个闪光的珍宝。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采撷哪些花朵?将要挖掘哪些宝藏?也就是说,如果你是老师,你觉得我们应该解决哪些问题?请大家对着题目大声读几遍,认真思考一下。

(学生各抒已见,提出自己的问题)

备选一:作家作品

1.作者:施耐庵(1296-1370),原名耳,又名子安,字耐庵,祖籍兴化,生于平江(苏州),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他在教书期间根据民间传说与话本戏曲,编著了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一一《水浒》。

2.关于《水浒》:《水浒》又名《水浒传》《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之一,

成书于元末明初。它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的长篇古典小说。这部章回小说是在《宜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的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庸无道,加之连年自然灾害,外族入侵,结果弄得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见《水许》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