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课件34: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pptx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课件34: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ppt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梦游天姥吟留别;;相关背景;天宝三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开长安后,他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段时间。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政治上的失败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内容提要;结构图解;揣摩领悟;2.诗人游的是天姥山,却首先谈瀛洲、五岳等山川,有何用意?

明确:(1)首先以“烟涛微茫”的瀛洲的难求、难得来衬托天姥山的可睹、可寻,使诗一开始就带有神奇的色彩。(2)诗人将天姥山与五岳、赤城、天台山进行比照,把其高耸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它纵可入云,五岳、赤城相形见绌,万丈天台拜倒脚下。;事实上天姥山只不过是浙东的一处灵秀之地,与天台山并峙,较五岳却是小巫见大巫,这是用陪衬、夸张的手法营造一个神奇的氛围,将我们一步步引向那梦幻的境界。;3.阅读第二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1)本段诗人的思路:月送入梦→→游山历程→渐入幻境→仙境洞开→→惊梦长嗟。(以四字补足空白处);(2)请以抒情散文的语言描写一下仙境及仙人盛会的情境。

明确:忽然间,电闪雷鸣。一声霹雳过后,山峦崩裂,轰的一声巨响,通往神仙洞府的石门被打开了。啊,只见一望无边、湛蓝明净的天空中,显现出日月照耀的金银楼阁,缤纷多彩,令人目眩。这时候,从远处浩渺的天空中纷纷走出众多神仙。他们穿着用绚丽彩虹缝制的衣裳,驾驭长;风,飘然而下。威武的老虎在奏乐,艳丽的鸾鸟在拉车,欢迎各路神仙参加盛会。仙人们列坐两旁,访朋问友,亲切交谈,举杯畅饮,好一派自由快乐、祥和幸福的景象!;4.诗人是如何由现实过渡到梦境,又由梦境过渡到现实的?

明确:(1)从现实到梦境由过渡句“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衔接,既写出梦之所源,又写出了梦之所向。“之???代指越人语,承上;“飞度镜湖”这一神来之笔突出梦镜,从而引出下文对梦境的描写。;(2)由梦境到现实的过渡句是“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消失了,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

;5.“且放白鹿青崖间”的想法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离开长安,诗人除去了无聊的宫廷词臣的束缚,脱离了丑恶污浊的官场,“仰天大笑出门去”,大有陶渊明的“归去来兮”之意。正因为获得了人身的自由,才有了下文揭示的原因:不甘于“摧眉折腰事权贵”。怎样才能“开心颜”?那就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诗人想“兼济天下”,可黑暗的社会不允许,他只好“独善其身”,如一叶扁舟,自由飘荡于自然山水之间。从思想深处来说,个人“匡天下”的伟大理想没有实现,是个悲剧,诗中也充满了这种悲剧意识,但这一诗句并非是消极的。;6.这首诗的诗眼是哪句?请简要分析。

明确:“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全诗的诗眼。它点亮了全诗的主旨。对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于对权贵的抗争,显示了诗人对封建社会现实的憎恨,对自由乐土的向往,对个性自由的追求,表现了诗人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它表达了封建社会中众多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啊。;写法借鉴;2.构思新奇,风格独特

李白这首留别诗,突破了一般赠别诗的惜别伤离的老套,而是借留别的机会来表明自己不事权贵的品格和飘逸豪放的禀性。全诗围绕一场游仙的梦幻而写,由瀛洲引出天姥,再由天姥引出仙洞,由梦醒而生感慨。这样从现实到梦境,又从梦境到现实,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在叙述的时候,没有采取平铺直叙的办法,而是围绕着一场游仙的梦幻来构造,;直到最后才落到不事权贵的主旨上。这样的构思,给诗人幻想的驰骋开拓了广阔的领域。诗人借描绘仙境的美好,以揭示现实之丑恶;借抒发对理想的追求,以显示对权贵的憎恶;借惜别的机会赋诗,以明自己的斗志,来表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主题。作者为表达自由奔放的思想感情,不拘一格,句型多变化,节拍有缓急,显示了一派独特的风格。;3.精练清新,表现力强

诗人在表现梦中奇景时,用精练清新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四幅画面,色彩和情调各不相同。同时,诗人还注意用句式的变化表达感情,全诗的句式以七言为主,交错运用四言、五言、六言和九言句式,节奏有缓有急,取韵换韵也平仄相间,富有音乐美,使诗歌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