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ppt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前面提到过,国际收支失衡时的调整,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调整机制问题;二,调整的政策工具问题。

我们已经讨论过机制问题,现在集中精力讨论政策工具问题。;一、主要的宏观政策分析工具;Y;Y;0;3、BP曲线的推导;BP曲线的函数;BP曲线的几何图形推导M(Y+)–X=AX(i+)-AM(i-);BP曲线的含义;特殊情况的BP曲线;(1)资本完全不能够跨国流动

(对利率变动不会有任何反应);(2)资本完全流动(对利率变动极端敏感);影响BP曲线变动的因素;汇率变动与BP曲线移动的几何模型说明;①国际资本流动性强弱影响BP曲线的倾角;4、IS-LM-BP模型;IS-LM-BP模型: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内外同时均衡);(一)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

1.内部经济均衡

2.外部经济均衡

(二)各种经济失衡状况,及调控政策的选择

;米德的政策搭配理论;;指出在固定汇率制下可以解决米德冲突问题。;固定汇率制下,当出现“国内经济衰退”和“国际收支逆差”并存时,或者出现“国内经济过热”和“国际收支顺差”并存时,财政政策调节国内经济较有效,货币政策调节外部经济较有效,两种政策一松一紧搭配使用,就能达到内外经济同时均衡的目标。

此即“蒙代尔指派法则”。;0;三、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

货币政策与内外均衡;(一)货币政策的作用;1、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作用受到限制;2.几何图形说明:扩张性货币政策;(1)资本不流动:对利率变化没有反应;(2)资本有限流动A:对利率反应不是很灵敏;(3)资本有限流动B:对利率变化反应较灵敏;(4)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对利率变化反应极端灵敏;3、“非消毒干预”与“消毒干预”(冲销);三元悖论;;(二)财政政策的作用;1、财政政策的作用:两种可能性;2、几何图形说明:扩张性财政政策;(1)资本不流动:对利率变化没有反映;(2)资本有限流动A:

资本流动对国内利率变化反应迟钝;(3)资本有限流动B:

资本流动对国内利率变化反应敏感;(4)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对利率变化反应极端灵敏;四、浮动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一)财政政策的??用效果;1、作用的基本原理;(1)资本不流动:对利率变化没有反应

(注意:固定汇率下BP曲线不移动,而浮动汇率下可以移动);(2)资本有限流动A:对利率变化反应不是很灵敏;(3)资本有限流动B:对利率变化反应较灵敏;(4)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对利率变化反应极端灵敏;(二)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1、作用的基本原理;(1)资本不流动:对利率变化没有反应;(2)资本有限流动A:对利率变化反应不是很灵敏;(3)资本有限流动B:对利率变化反应较灵敏;(4)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对利率变化反应极端灵敏;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的差别;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差别;五、经济冲击与稳定政策的选择;0;小结;0;实质:;结论一:

国际资本流动程度很小,且经常遭受进口供给冲击或国内支出冲击的国家,采用固定汇率制可能有助于化解冲击稳定国内经济;采用浮动汇率制可能造成更大的国内经济波动.;实质:;r;实质:;六、国际经济政策协调;1.各国为保持其经济政策的有效性而进行协调;2.为避免“以邻为壑”政策的出现而协调;3.为维护各国间汇率的相对稳定而合作、协调;1.“囚徒困境”(Prisoner’sDilemma)博弈模型;2.“滨田图”(HamadaDiagram);货币政策的协调;(四)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和英国为了避免战前国际金融秩序的混乱,积极倡导建立新的国际金融秩序。1945年12月2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成立。

在汇率制度方面,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发挥作用的时期,各国的汇率不能随意调整。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加拿大和意大利这七个西方主要工业国家每年定期召开七国的财政部长会议,以加强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政策协调。

1985年西方五个主要工业国家美、日、西德、法国和英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一起召开了著名的“广场会议”,提出协调各国经济政策,促进汇率稳定的改革建议,并实现美元对日元贬值。;在区域化协调方面,欧洲联盟的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针对当时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的崩溃采取了协调各成员国汇率的政策。

1979年3月欧洲共同体又在汇率协调的基础上试图将这种内部协调的机制规范化、制度化,提出并正式启动了“欧洲货币体系”。

自1999年1月1日起,欧洲统一货币开始启动,2002年,欧洲联盟发行“欧元”正式流通,以代替各成员国的货币。为

文档评论(0)

罗康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