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设计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

《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设计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0

2

3

1

1

《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设计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一、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本世纪以来,我国油气资源勘探东部转向残留隐蔽油气藏和海上深水深层油气资源,

西部迈开大步向深层海相和盆地边缘山前带等复杂地区战略转移,地震勘探面临复杂的地

震地质条件,呈现低信噪比、低分辨率和低照明度的“三低“特征,极大地挑战现有勘探

理论方法极限。与医学CT的360度照射/接收不同,给地球做CT的地震勘探只能在地面有限

范围激发/接收,其最大缺陷是看得清大部分平缓地层,但看不清陡倾角构和隐蔽储层。

因此,针对上述复杂地区,传统三维地霞勘探技术面临“看不清”、“探不准”和“盲目

性”的发展困境。

数据采集是地震勘探的关键技术环节,经历了从常规三维到高密度三维,目前进入

“两宽(宽频、宽方位)一高(高密度)”时代,引领勘探地震学技术发展。然而,多年

来的地震勘探实践表明,“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模式由千基千平缓层状介质地震波传播理

论,地面采集设计无法深入地下确保深部目标的有效照明,采集参数设计主要依赖经验,

采集系统缺乏整体性能评价,与后续地震成像系统脱节。普遍认为地震激发-接收布设台

阵越宽越密就越好,导致采集实施成本过高、效率低,投入产出比较低,总之,常规“两

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撑,深部目标缺乏有效的分辨分析手段,长期面

临在哪采和采多少的科技难题。

本项目团队依托863主题项目《现代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技术及软件系统开发》,

创新性提出了地下

文档评论(0)

fanjingan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