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与人眼健康.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辐射与人眼健康

一、 概述

人类的学习、生活、工作都处于各种光环境中,各种光辐射随处可见。人们需要光,依赖光辐射产生视觉,同时光辐射也会给人眼带来伤害。

光环境分为自然光环境和人工光环境。

自然光环境主要是日光,人类的生存依赖日光,但是随着地球臭氧层的破坏,日光中更大量的紫外线辐射到达地球,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人们开始意识到赖以生存的日光也会带来危害。

人工光环境主要是各种人造光源,包括白炽灯、卤钨灯、荧光灯、低压钠灯、高压汞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氙灯、霓虹灯等等。人造光源的发展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但是,伴随而来的是人类将面临更大的潜在危险,尽快地使人们认识到这一危险性已经刻不容缓。

二、 辐射伤害机理

辐射是指由一点沿直线向四周按直线延伸。该词在日常应用中通常指能量辐射,能量辐射有电子流、质子流、光子流。电子流、质子流在日常环境中几乎没有,我们日常环境中辐射的主体为光子流,光子流亦称电磁波。T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都属于电磁波。

光就是电磁波,是电磁波辐射的另一名称。人眼只对其中波长从400nm?780nm的范围的电磁波辐射产生视觉,因此,将该范围内的电磁波称之为可见光。在我们日常环境中存在着比可见光范围更广的电磁波辐射,一般从100nm?几万米之间。图一是电磁破的波谱图。

-H-\1 10 -4-i-4 -2 2 4 4

1C10 10 10 10 10 10 1IDIQ10ID

400 500 600 700

波技(nm)

图一电磁辐射光谱

原子物理学、辐射学、光化学、视光学的研究成果已经表明:电磁波的波长越短、频率越高,对细胞的破坏作用就越大。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各种波段的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机理。

1) 伽马射线(Y射线)

波长短于0.02纳米的电磁波。Y射线是因核能级间的跃迁而产生,原子核衰变和核反应均可产生Y射线。Y射线具有比X射线还要强的穿透能力。当Y射线通过物质并与原子相互作用时会产生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正负电子对三种效应。Y射线破坏的是原子核,造成原子核的改变,因此,对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力。高剂量的Y射线可以瞬间杀死细胞。

2) X射线

波长介于紫外线和Y射线之间的短波电磁辐射。在X射线照射下,人体组织中一些分子或原子会电离,导致一些成分(如蛋白质、酶等)产生一系列变化,也可导致细胞水平的损伤和组织病变。当X射线通过原子间时,会使原子核外层的电子能级增加,直至发生电子跃迁,原子以带电的状态(离子状态)呈现,继而原子之间的连结就会断裂。

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看,X射线射入人体后,会打碎DNA之间的连接,而DNA是构造和生命的蓝图,一般情况下,细胞会自动修复损伤,但如果受伤过重,无法修复,生物体细胞就会启动自灭程序,称细胞程序性死亡,如果受伤太重。甚至无法自灭,生物体其他细胞会帮助灭之,不成功的话,基本上很可能就癌变了,也即变异。

紫外线

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0—400纳米辐射的总称。紫外线的波长愈短,对人眼的危害越大。

按波长分包括3类:UV-A波长为315nm?400nm,UV-B波长为280nm?315nm,UV-C波长200nm?280nm。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线(290nm—2000nm)中紫外线约占13%,其中UV-A占97%,UV-B占3%,UV-C接近于0。

过量的紫外线引起光化学反应,可使人体机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尤其是对人体的皮肤、眼睛以及免疫系统等造成危害。眼睛是对紫外线最为敏感的部位,紫外线能对晶状体造成损伤,是老年性白内障的致病因素之一。波长250-320纳米紫外线的照射,可引起角膜炎、结膜炎。刚患病时仅感到双眼有异物感和轻度不适,重的会感到烧灼、剧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如反复发病,可引起慢性睑缘炎和结膜炎。过强的紫外线还可造成眼底损伤。紫外线照射哺乳动物可引起基因突变,导致皮肤癌。波长小于320纳米的紫外线诱发皮肤癌的可能性较大。

紫外线中,当某一波长的能量与人体细胞的分子键能发生匹配时,会造成分子键断裂,也就是DNA键断裂,细胞就发生了变异。

可见光与蓝光伤害

可见光是人眼可以感知的辐射,对人眼仍然存在着伤害。可见光波段能对视网膜造成光化学危害,甚至能够引发视网膜炎。因为这是一种光化学伤害,危害效应与辐射的波长紧密相关。

波长380-450nm的短波通常称为蓝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可见光,也就是我们人眼可以看到的光辐射,尤其是蓝光,同样具有伤害性。蓝光可以损伤视网膜细胞的线粒体,特别是对线粒体DNA的损伤。蓝光主要是对色素起损害作用,而这种色素仅蓄积在视网膜细胞中。蓝光的波长易与视细胞的分子键发生匹配,

文档评论(0)

fengbaozh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