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律与教化春秋时期子产铸刑书《唐律疏议》选择性必修一

课本引言体现孟子主张:行仁政,教化民众。

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着眼于防范和惩处。教化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着眼于教育和引导。二者关系:二者相辅相成。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刑不上大夫:反映了法律的阶级性和特权思想。法不阿贵,不为任何个人利益制定特别法律: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

在中国古代,普通民众不能参与司法,平民们以“对簿公堂”为耻,权利意识非常淡薄。

1、先秦时期法律法律特点:夏商重刑轻德、西周明德慎刑。

2、春秋时期:中国最早成文法《铸刑书》“铸刑书”有利于限制奴隶主贵族特权,有利于法律贯彻执行,是春秋时期社会转型和国家治理逐渐转向法治的反映。是中国法治史上的重大进步。

3、先秦时期德治(教化)法家:刑主德辅儒家:德主刑辅西周建立以宗法为核心的礼乐制度

春秋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背景:周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诸侯国寻求治国新思想。叔向反对原因: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

西周“敬德保民”思想原因:西周统治者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看到社会民众的强大力量。评价:①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西周统。治②提高了民的地位,具有人文进步性和理性色彩。③对统治者有一定制约作用。

先秦时期家训:内容上多以训诫为主;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充当重要角色。曾子杀猪孟母三迁

法家思想局限性:强调严刑峻法、容易导致暴政和激化社会矛盾。法家法治思想实质:法律是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教化《秦律》特点:①以法家思想为指导,严惩政治犯罪。②重视保护私有财产。③轻罪重罚,刑罚严酷。④法律条文细密周详。1、秦朝

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秦朝的统治()A.赋税沉重B.徭役繁重C.兵役繁重D.法律严苛秦汉时期,封建法律体系形成律指法典,令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