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专练辩论稿(含答案).docx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专练辩论稿(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作文专练-------辩论稿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青年的思想愈被范例的力量所激励,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法捷耶夫

②盲目地听从,盲目地相信一切者,他一定是蠢物,他们的头脑只是别人的跑马场。———闻一多

③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众多明星在微博上呼吁大家“守望和平”。

④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开放,日韩两国的文学艺术作品也进入了我国文化市场,形成了“日潮韩流”的现象。一些中学生竞相模仿日韩明星的发型、服饰等。

⑤2017年,国内多家公司推出了10余位虚拟偶像(“画”出来的人物)。业内确定虚拟偶像洛天依已经盈利,她的魅力也得到了青少年的认可。

⑥父亲辛苦打工卖面条,12岁少年小赵沉迷快手直播,半个月狂刷支付宝3万余元打赏主播。

学校辩论社将举办一场以“偶像崇拜是否利大于弊”为辩题的辩论赛。请结合上述材料,选择正方或反方写一篇一辩陈词,或者以主持人的身份综合两方的观点写一篇总结陈词。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子夏的学生问子张关于交往、交友的问题。子张说:“子夏是怎么讲的?”学生回答;“子夏说‘可交的就交往,不可交的就拒绝’。”子张说:“跟我听到的不一样:君子尊重贤人,也接纳普通人,嘉许好人而同情能力不足的人。”

子夏厚道老实,孔子以慎交而诲之,诚其泛交而受骗;子张好胜偏激,孔子以泛交而诲之,制其偏狂之弊。

交友是生命很重要的一课,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呢?弘志中学学生会计划组织一场关于中学生交友的辩论会,拟从上述材料中提取论题。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交友思考,选择子夏或子张一方的立场,拟写一个论题,以一辩的身份,撰写一篇辩论稿,为自己的观点立论,并反驳对方的观点。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年“人工智能”成为热词。“阿尔法狗”战胜了世界围棋排名第一的柯洁;机器人“状元”在高考作文“人机大战”中,以一篇《青山绿水图》获得满分。人工智能正变得越来越像人,这引发许多人的深度思考。

2020年,“工具人”成为热词。有资料显示,在外卖平台的“智能化配送系统”中,骑手只要根据系统的提示去完成工作,彻底成了一个“送餐工具人”。有观察家指出,人正变得越来越像工具……

基于以上背景,为了引导同学们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审辩思考,市团委、青联决定联合举办辩论赛,邀请全市各高中参赛。一组观点是“工具越来越像人很可怕/工具越来越像人不可怕”,另一组观点是“人越来越像工具很可怕/人越来越像工具不可怕”。请以本校辩论队一辩选手身份,从以上四个观点中任选一个观点写一篇辩辞。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新时期呼唤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今年高一语文新教村,引入“整本书阅读”,要读《乡土中国》这样的学术类著作。小李同学觉得高中学习负担重,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在形成中,阅读理解能力也有限,读《乡土中国》这样的学术类著作很吃力,而且还要应对这样的考试,他感到非常苦恼。语文老师了解情况后,准备举办一场关于“当代高中生有必要/没必要读学术类著作”辩论会,让大家畅所欲言。

请你以正方一辩的身份写一篇辩论赛的发言稿。

要求:正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文中不得出现校名与真实姓名。

答案

1.例文:

站在偶像的肩膀上

——偶像崇拜反方辩论陈词

主持人、对方辩友:

你们好!

法捷耶夫曾说:“青年的思想越被范例的力量所激励,就越会发出强烈的光辉。”由此,我方的观点是:偶像崇拜利大于弊。

首先我们可以思考,什么是偶像?我们所定义的偶像,是在某方面可以给人带来鼓舞与激励,能够让人于内心生发出向往与倾慕的一类人。他们在各个时代熠熠生辉,无论是心怀天下的文人志士,或是创新开拓的科学家们,还有或坚定或深刻的艺术、文学大师,他们的精神内核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奋进、突破,甚至攀上更陡峻的高峰。

对方辩友可能会说,你所说的这些偶像当然值得人们崇拜,但是到了“娱乐至死”的当下,人们的偶像早已狭义为舞台上那些唱跳嬉笑的艺人们了,对他们的崇拜有何利可言?

但我想说:首先,我们承认随着媒体普及与信息爆炸,一些明星们更多地为人们所认识、追捧,或者奉为偶像,表面的喧嚣似乎甚至掩盖了人类群星的璀璨;然而,我们不能低估任何一个时代中思想的力量,它们总能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并转化为前进动力;其次,就算是一些艺人们也有他们的可取之处,喜欢他们的人借以表达自己对艺术、审美的追求与欣赏,这不也是一定程度的进益吗?另外,我们还能发现,大部分的“明星”们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