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耳精细解剖演示文稿.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耳精细解剖演示文稿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日\10点15分优选内耳精细解剖ppt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日\10点15分耳廓:采音判断方外耳道:声波传导通路外耳由耳廓及外耳道组成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日\10点15分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日\10点15分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日\10点15分中耳:鼓膜、听骨链、咽鼓管等功能:将声波振动能量高效地传到内耳。鼓膜:50~90mm2,浅漏斗,压力承受。听骨链:(→锤骨→砧骨→镫骨→)中耳增压作用(18.6x1.3=24.2),压强增大,振幅减小。咽鼓管:鼓室与鼻咽通道,常闭。调节鼓室压力(鼓膜内陷)。骨膜张肌镫骨肌:保护作用,反射过程40~160ms。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日\10点15分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日\10点15分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日\10点15分内耳(迷路):耳蜗、前庭器官迷路分为骨迷路和膜迷路。骨迷路:由骨密质构成,骨壁厚约2-3mm(分三层)。骨迷路的骨质较颞骨岩部其它部分更为坚实,骨迷路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膜迷路:是包含于骨迷路内封闭的膜性管和囊,借纤维束固定于骨迷路,由上皮和结缔组织构成。膜迷路分为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蜗管、内淋巴管和内淋巴囊。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日\10点15分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日\10点15分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日\10点15分听觉感受器,由一条骨质官腔围绕一条锥形骨轴旋转2.5~2.75周所构成。作用:将机械震动转换为神经冲动横切面:被前庭膜基底膜分成3个腔:前庭阶、骨阶、蜗管。前庭阶:底部与卵圆窗膜相连,内冲外淋巴。鼓阶:底部与圆窗膜相连,内冲外淋巴。蜗管:盲管,内充内淋巴。螺旋器(organofCorti):基底膜上,由内、外毛细胞及支持细胞构成。毛细胞顶部与内淋巴接触,底部有丰富听觉神经末梢与外淋巴接触。耳蜗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日\10点15分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日\10点15分螺旋器支持细胞和内、外毛细胞组成。毛细胞顶部表面有上百条整齐排列的纤毛(听毛),外毛细胞较长纤毛埋于盖膜胶东状物质中。盖膜内侧连接耳蜗轴,外侧游离内淋巴。毛细胞的弯曲偏转是将机械运动转换为生物电的开始。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日\10点15分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日\10点15分

文档评论(0)

hebinwei1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