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坟》读书笔记
鲁迅先生的《坟》并非一时兴起所写的,在题记中鲁迅先生就说明了原因:一是不忍抛弃旧稿,二是有人还憎恨着鲁迅先生的文章,所以鲁迅先生要继续写下去,使他们有时小不舒服,知道原来自己的世界也不容易十分美满。在题记结尾处鲁迅先生写到希望中国人的思想不被所谓正人君子所统一,这就体现了鲁迅先生写此书的目的:揭露社会的黑暗,批判所谓的正人君子。
对于中国人来说,鲁迅的名字是家喻户晓的,对于一些人来说鲁迅一直以来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但鲁迅先生朴实的文笔,细腻的情感,使人感到像在和一位和蔼慈祥,平易近人的长者交谈。
《坟》真实地纪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也描绘出了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风俗画面。随着鲁迅先生所用的语言从一开始的文言文到后来的白话文,字里行间都体现出了社会的变化和鲁迅先生思想的进步。
鲁迅先生从不留情,用最直白的描写揭露出社会的黑暗。《坟》如同一把尖刀,刺入了社会的黑暗,拔出了血淋淋的现实。人们喜欢说“千年的媳妇熬成婆”,似乎是一个无尽的循环。我们常常痛恨一个位置上的人,然而等我们走上这个位置后,做的比当前的人还坏。痛恨贪官,学生走出校门后不久,也成了贪官。我们总说这个社会太黑暗了,我们的行为常常又加增了这个社会的黑暗。走出校门后不久沦为了“乌合之众”中的一员。
“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中国人到现在也喜欢当“看客”,喜欢去看热闹,毫无同情心地看热闹,拿着他人的眼泪当作自己生活中的盐,就像鲁镇上那群听着祥林嫂故事的村妇一样。
“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社会的黑暗不完全是腐败的政府导致的,愚昧麻木的民众也是一个因素。如果发生了什么事,看得人永远不会少,但能够伸出援手的人则是寥寥无几,千万人的群众却像刀锋一样冷漠。但人微言轻的我们,为了获得些许集体存在感也只能趋炎附势蛇鼠一窝,要么保持中立站在一边默默围观,要么盲目从众,连自己在跟随谁都不知道到处参合。
想改变这种现状,鲁迅先生认为只有用血才行,用血淋淋的显示让人们惊醒,唤醒人们的麻木,唤醒他们的方式就是写作,怪不得弃医从文的鲁迅先生说出“学医救不了中国人”鲁迅的这些话,时刻提醒着想做事的人们不要太乐观,甚至可以说抱着一颗绝望的心来面对着前方的道路。想做事,更需要有百折不挠的“韧性”一样。这些话一方面揭露了愚昧无知的群众麻木不仁,缺乏反抗意识,逆来顺受;二来脱离劳苦大众的少数人的革命缺乏群众的支持也不会取得成功,更不是营救中国社会的良药。
当我在阅读《坟》的时候,能够感觉到隐藏在鲁迅笔锋下的一腔热血。鲁迅的杂文都贯穿着“哀”和“怒”两种基本精神,而笔调大多以讽刺为主。事实上,鲁迅为人幽默,洞察力强,谦虚待人。如书中《论他妈的》《论睁了眼看》两文,观点敏感,语言辛辣,但更显示出作者的机智幽默,并且直穿“敌人”的“死穴”。《论他妈的》一文,题目看似诙谐幽默,内中却有着中国社会现实的沉重。《论他妈的》一文中鲁迅把国人常说的脏话提升为“国骂”,然后引用俄国的类似情况来加以对比,指出发明这一句话的人物“确实算一个天才,然而是个卑劣的天才”。人们不能蔑弃扫荡我的余泽和旧荫,而硬要去做别人的祖宗,无论如何,总是卑劣的事。鲁迅指出:“中国人至今还有无数‘等’还是倚仗祖宗。倘不改造,即永远有无声的或有声的‘国骂’。”这恰恰道出了文章的写作目的。
社会腐朽落后的价值观和所谓的正人君子的推广也是群众麻木不仁的原因之一。“世道浇漓,人心日下,国将不国”的社会现状是中国历来的叹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虽然革新了政治体制,却没有革新民众的思想。面对“世道浇漓,人心日下,国将不国”的社会现状,
某些人又想出了一个方法-“表彰节烈”,在《我之节烈观》一文中鲁迅先生对这一方法提出了质疑:不节烈的女子如何害了国家使社会“世道浇漓,人心日下,国将不国”?何以救世的责任全在女子?表彰之后“世道浇漓,人心日下,国将不国”的现状就会一去不复返吗?节烈是否道德?为何女子遇见暴徒需要节烈不节烈反收批判,而犯下暴行的男子却毫无责任?男女是平等的,男子绝不能将自己不守的事向女子特别要求。鲁迅先生得出节烈这事是“极难,极苦,不愿身受,然而不利自他,无益社会国家,于人生将来又毫无意义的行为,现在已经失去了存在的生命和价值”。在本文最后,鲁迅先生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自己和别人,都纯洁聪明勇猛向上。要除去虚伪的脸谱。要除去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我们还要发愿:要人类都受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