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坦桑尼亚的尼扬姆苏维埃人.docxVIP

19世纪坦桑尼亚的尼扬姆苏维埃人.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世纪坦桑尼亚的尼扬姆苏维埃人

在目前的撒马利亚西部,它延伸到伊亚西湖和马蹄平原,向西延伸至雷巴达-布隆迪高山湖和坦卡尼卡湖的东岸,北起维多利亚湖南岸,南至撒马里亚湖南岸高原和卢克瓦湖,是海拔9001400米的平台。根据现在坦桑尼亚的行政区划,这一地区大致相当于西部省的塔波拉(Tabora)地区、恩泽加(Nzega)地区和卡哈马(Kahama)地区。大约17、18世纪时,这片台地曾是一片猎物和可采集植物极为丰富的林地,从今乌干达、肯尼亚、坦噶尼喀东部、坦噶尼喀湖区等地来的居民向这片台地汇集、定居、扩张,逐渐整合形成了一系列的酋邦。大约19世纪初时,这片土地的居民开始加入东非从内陆到沿海的贸易体系,充当贸易者和搬运工,并因此而为外界所熟知:他们就是尼扬姆维齐人(Nyamwezi)。最先使用此称呼的可能是19世纪初来到东非海岸的欧洲人,起初的含义是“西方人”1,即从海岸以西内陆来的人。尼扬姆维齐人以塔波拉2为中心,在内陆和沿海之间广泛进行贸易活动。尼扬姆维齐人的贸易活动兴盛期几乎持续整个19世纪,在此期间,“尼扬姆维齐人是坦桑尼亚内陆地区最重要的贸易者”3。

尼扬姆维齐人贸易

的缘起

根据尼扬姆维齐地区西部乌撒古希(Usagusi)酋邦的口头传说,最先从内陆前往东非海岸的尼扬姆维齐人是姆帕朗贡贝(Mpalangombe)和恩戈戈米(Ngogomi),他们因为争夺乌撒古希酋长继承权失败而被迫逃逸。在途中,他们遇到了用木制工具耕地的人,于是他们就拿铁锄与这些人交换牲畜。有人告诉他们,继续往东走有一个很大的“湖”。于是,两人继续前行,最终抵达巴加莫约,见到了很多“淡色皮肤的人”,可能是斯瓦希里人,也可能是阿拉伯人。在巴加莫约,他们看到了珠子和布匹。为了获得这些物品,他们又重返内陆,寻找象牙,然后将这些象牙带到“长胡子人”——阿拉伯人居住地,阿拉伯人见到后,立即表示希望前往出产这些象牙的地方。4

虽然这一口头传说只是尼扬姆维齐人某一酋邦的事,但实际上包含了与整个尼扬姆维齐人贸易相关的诸多信息:铁锄、象牙、牲畜、珠子、布匹等代表了尼扬姆维齐人贸易的主要商品,斯瓦希里人和阿拉伯人则是尼扬姆维齐人贸易的主要对象。这一传说也暗含了尼扬姆维齐人贸易的基本路线和模式:在内陆备好一些商品,沿途卖出一部分,获得补给,交换新的商品,到达海岸后将全部商品出卖,换得珠子、布匹等。在回内陆的过程中,同样也沿途出卖一部分,在内陆出卖一部分,然后再从内陆组织商品前往海岸。

尼扬姆维齐人成为东非海岸内陆贸易的重要参与者,还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尼扬姆维齐人由诸多人群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成,最终形成了数十个酋邦。因为有些酋邦拥有某些特产或技术,而别的酋邦没有,所以交换就成为必需,这就是本地贸易。在参与长途贸易之前,尼扬姆维齐区域就已经有了较活跃的本地贸易。随着这一贸易形式的发展,较远距离的贸易也逐渐出现,尼扬姆维齐人开始与尼扬姆维齐区域之外的人群开展贸易活动,比如上述口头传说中的用铁锄交换牲畜。而这种较远距离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就是长途贸易。长途贸易主要是以非洲产品交换欧洲产品,这种贸易以沿海港口为基础,欧洲货在此卸船待卖,非洲货在此装船运出,货栈有的设在港口,也有的设在内地。5可以说,从本地贸易发展到长途贸易有一定的逻辑必然性。就尼扬姆维齐人而言,从本地贸易和较远距离贸易中获得的利润也为长途贸易提供了资金。6尼扬姆维齐人最终也正是因为参与长途贸易而闻名于非洲。

尼扬姆维齐人居住的地区根据气候可分成两个季节,4~10月是旱季,10月~次年4月为雨季。尼扬姆维齐人一般只在雨季从事农业生产,旱季则比较空闲,有充足时间从事其他活动。尼扬姆维齐人主要种植高粱、小米、玉米、甜土豆、木薯、花生、豆类等,还饲养牛和羊。由于土质贫瘠和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种植、养殖的规模都不大,尼扬姆维齐人无法单靠这些生产活动生存,稍有不慎,饥馑就随之而来。尼扬姆维齐人还从事狩猎和采集活动,但很不稳定。旱季长时间空闲为尼扬姆维齐人提供了从事长途贸易的条件,而生活物资的匮乏则是一个刺激因素。

尼扬姆维齐人的生活区域处在东非海岸与中部非洲的中间地带。当时中部非洲存在着诸多王国,且有比较丰富的如象牙、铜、奴隶之类的资源。很长一段时间里,中部非洲对于东非海岸的商人具有吸引力。尼扬姆维齐人所处的区域使他们成为重要的贸易中转者。

尼扬姆维齐人贸易

的主要商品

在尼扬姆维齐人贸易中,来自非洲的商品主要有象牙、犀角、铁锄或铁斧、铜锭、盐块、食物、牲畜、木制品、陶器、猎物、蜂蜜、蜂蜡、烟草等,19世纪后期后开始有橡胶,在某些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