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4章 物质的特性(第1-3节、第8节) 知识清单.docx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4章 物质的特性(第1-3节、第8节) 知识清单.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1-3节、第8节

必背知识清单01物质构成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它非常微小,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到。不同的物质,构成它的分子不同。

2.分子间间隙最大的是气体,物质的扩散现象在固体中发生得最慢。

3.打开香水瓶的盖子,我们能闻到香气,这说明分子处在不停地运动之中。有人做过金和铅扩散的实验,说明了固体也有分子扩散现象。

4.从分子运动的角度看,液体沸腾时不但处于液面的分子要离开液体,而且液体内部气泡璧上的分子也要离开液体。

5.构成水的粒子是水分子。构成氧气的粒子是氧分子。干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必背知识清单02物质的质量

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质量是用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的属性决定,它不随温度、位置、形状、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常用的还有克、毫克、吨。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3.测量质量的器具很多,在生活中可以见到案秤、电子天平、磅秤等。在实验室里常用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4.正确使用托盘天平:

(1)调平: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②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③调节横梁一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这时天平调平衡了。

(2)称量:①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从大到小);

②等砝码加到指针离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不多时(在中央刻度线左边),应向右移动游码(此时不能移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再次平衡;

③这时右盘里的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的指示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3)称量完毕:用镊子将砝码逐个放回砝码盒内。

必背知识清单03物质的密度

1.一瓶水倒掉一部分,则剩余部分的水的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2.某种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其国际单位是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另一个单位是g/cm3,它们的换算关系:1g/cm3=1x103kg/m3;lkg/m3=1x10-3g/cm3

3.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同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一个恒量,与体积和质量无关。不同物质的密度往往不同(也有特殊情况)。

同一种物质,其质量和体积成正比,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不同的物质,当体积相同时,密度大的,质量大。当质量相同时,密度大的,体积小。

一般的,固体的密度比液体大,液体的密度比气体大。气体容易被压缩,所以密度容易被改变。

同一种物质,不论位置、形状、大小、质量如何改变,其密度都不变。可以用密度鉴别物质。

4.常见单位换算:(l)lm3=1x103dm3=1x10cm3。(2)6mL=6cm3=6x10m3。(3)1.0x103kg/m3=1g/cm3。(4)13.6g/cm3=13.6x103kg/m3。

5.密度的公式:密度=质量/体积,表达式:ρ=m/V(公式变形:m=m/ρ)。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单位:kg或g),V表示体积(单位:m3或cm3)。

水的密度为1.0x103kg/m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3的水的质量是1.0x103kg。

6.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原理是利用密度公式ρ=m/V计算出密度的大小。

7.测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其实验步骤是:

a.选择样品,取被测物质的样品;

b.调节天平,用天平测出被测样品的质量m;

c.用量筒采用排液法,测出被测样品的体积V;

d.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8.测液体的密度,其实验步骤是:

a.用量筒取出若干毫升的液体作样品V;

b.调节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再测出烧杯内装有样品时的质量m2,液体的质量m=m2-m1。

c.用公式求出液体的密度。

9.测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a.调节天平并测出样品的质量m;

b.用沉锤法测出样品的体积,具体做法是:在量筒内盛有一定量的水,放人铁块,记下水面达到的刻线位置W,再将样品跟铁块系在一起沉入水中,记下此时水面达到刻线位置V2,如图乙所示,则样品的体积V=V2-V1;

c.用公式ρ=m/V计算被测物质的密度。

必背知识清单04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

2.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如冰山消融。

3.化学变化是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如金属生锈。

4.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等。化学性质是指只在化学比那种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性等。

5.物质都有很多性质,如颜色、气味、软硬、晶体的熔点、液体的沸点、物质的溶解性、酸碱性、可燃性等。

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酸碱性、可燃性,判断的依据是这些性质只有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表现出来。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颜色、气味、软硬、晶体的熔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聚好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

认证主体鹤壁市淇滨区聚好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0611MA40H8BL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