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4章 物质的特性(第4-7节) 知识清单.docx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4章 物质的特性(第4-7节) 知识清单.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4-7节

必背知识清单01物质的比热

1.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者降低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其单位是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2.将一铝块从冰箱中取出放在室温下慢慢地铝块的温度会升高,但其比热容不变。将其切去一半后,其质量减小,比热容不变。

3.已知铁的比热容(铁=0.46×103J/(kg·℃),其物理意义是1kg的铁温度升高(或者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0.46×103J。

由此可知,要想使质量为5kg的铁块温度升高2℃,需要吸收的热量为4.6×103J。

4.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温度升高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同一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质量越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升高相同温度时,比热容小的吸收热量少。

5.沿海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不大,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较大,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泥土大。

必背知识清单02熔化和凝固

1.物质存在的状态一般有固态、液态、气态。

2.我们把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3.根据各种固体熔化的不同特点,我们把固体分为两类:一类叫晶体,如明矾、石膏;另一类叫非晶体,如玻璃、松香。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晶体的熔点。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也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晶体的凝固点。

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是相同的,不同晶体的熔点(凝固点)是不相同的。

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是否具有熔点(凝固点)。

4.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热,凝固时都要放热。

晶体熔化成液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液体温度要达到熔点;二是液体要不断地吸收热量。

液体凝固成晶体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液体温度要达到凝固点;二是液体要不断地放出热量。

必背知识清单03汽化与液化

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平缓的汽化现象。液体的蒸发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蒸发时吸收热量。

蒸发的三个影响因素是:液体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

具体地说:(1)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液体蒸发的快慢不同。例如:酒精比水蒸发得快;

(2)同种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温度越高蒸发越快;表面附近的空气流通得越快蒸发越快。

3.蒸发时,液体的温度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

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示数将先下降后上升,先下降是因为玻璃泡上的酒精在蒸发时要吸收热量,后上升是因为酒精蒸发完了后回到室温。

4.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上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沸腾。

5.液体沸腾吋的温度叫沸点,沸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压强增大,沸点升高;压强减小,沸点降低。

6.沸腾特点: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低于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上升,不沸腾;在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沸腾。

7.大量实验表明,所有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都会发生液化现象成为液体。

8.液化有两种方法:降温、加压。生活中,通过在常温下压缩气体体积,将丁烷气体液化储存在气体打火机里,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里。而在运载火箭里,是同时采用降温和压缩体积两种方法将氧气和氢气液化储存在箭体中的。

9.与液体的汽化相反,气体液化时要放出热量。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在科技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生活中的燃管、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等。

必背知识清单04科学升华与凝华

1.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凝华时要放出热量。

2.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它是将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压缩、冷却而成的,温度可达-78.5℃以下,利用干冰的升华吸热,可以使运输中的食品保持较低的温度,也可以形成云雾缭绕的舞台录象。

易错点01物质吸热能力和比热分析中的陷阱

陷阱一:对比热概念不熟悉,不能理解比热和吸热能力的关系?

分析归纳比热和物质的吸热能力: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质量、温度高低、吸放热多少都没有关系。比热容是反映不同物质吸放热能力强弱的一个物理量,利用Q=cm△t来判断即可。

2.加热时间越长,说明吸收的热量越多,根据Q=cm△t可知,当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升高的越多,则比热容越小,即物质的吸热本领越小。

易错点02熔化和凝固分析中的陷阱

陷阱二: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特点不理解?

分析总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1.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熔化(凝固)时温度不变,此时为固液共存态。

2.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有无熔点,图像中温度不变的时间就是熔化过程经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聚好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

认证主体鹤壁市淇滨区聚好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0611MA40H8BL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