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标准文档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实用文案
一、裂项求和法
数列专题3
裂项法的实质是将数列中的每项(通项)分解,然后重新组合,使之能消去一些项,最终达到求和的目的.
通项分解(裂项)如:通项为分式结构,分母为两项相乘,型如:
数列。
常用裂项形式有:
1 ,{a
an?an?1
}是d?0的等差
n
1 ?1? 1 ; 1
?1(1?
1 );
(2n)2
?1?
1( 1 ?
1 );
n(n?1) n n?1
n(n?k) k n n?k
(2n?1)(2n?1) 2 2n?1 2n?1
1 ?1[ 1 ? 1 ];
n(n?1)(n?2) 2 n(n?1) (n?1)(n?2)
a? ba1 ?
a? b
a
n?1na
n?1
n
? b);
n?k? nn
n?k? n
n?k
k
? n)特别地: 1 ? ?
n?
n?1? n
将不等式一侧适当的放大或缩小以达证题目的方法,叫放缩法。
常见的数列不等式大多与数列求和或求积有关,其基本结构形式有如下4种:
①?n
a?k(k为常数);②?n
i
a?f(n);③?n
i
a?f(n);④?n
i
a?k(k为常数).
i
i?1 i?1 i?1 i?1
放缩目标模型→可求和(积)→等差模型、等比模型、裂项相消模型
a2?
a2?1
n(n?1)
添加或舍去一些项,如:
将分子或分母放大(或缩小)
?a; ?n
①1 ? 1
? 1 ?1
; 1 ? 1
?1?
1
(程度大)
n2 n(n?1) n?1 n n2 n(n?1) n n?1
②1 ? 1 ? 1 ?
1( 1 ?
1 )(n?2)(程度小)
n2 n2
?1 (n?1)(n?1) 2 n?1 n?1
③ 1 ? 1
? 1 ???1 ?
1 ? 1
??? 1
? n ?1
n?1 n?2 n?3 2n n?1 n?1 n?1 n?1
或 1 ?
1 ? 1
???1 ?
1 ?1
??? 1 ?
n ?1
nn?1 n?2 n?3 2n 2n 2n 2n 2n 2
n
2④1? 1
2
? 1 ??? 1
n3
n
? 1 ? 1
??? 1
? n ?
nnnn1⑤平方型: ? 4 ?
n
n
n
n
1
4 ?2( 1 ? 1 );
n2 4n2
4n2?1 2n?1 2n?1
1 ? 1 ? 1 ?1( 1 ?1)
(2n?1)2 4n2?4n 4n(n?1) 4 n?1 n
1⑥立方型: ?
1
1 ?1[ 1
? 1 ](n?2)
n3 n(n2
?1) 2 (n?1)n n(n?1)
1⑦指数型: ??1
1
(a?b?1); 1 ??1
(a?b?1)
an?bn an?1(a?b) an
⑧k
⑧
k?1
b an?1(a?b)
kk?1? k2 k15
k
k?1? k
2 k
15
16
n?(n?1) lg3?lg5
⑨利用基本不等式,n(n?1)? ,如:log3?lg5?( )2
2 2
?lg
?lg
?lg4
标准文档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实用文案
(一)放缩目标模型可求和—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
1 1 1 1
例如:(1)求证:
?
2 22
? ???
23 2n
?1(n?N*).
1 1 1 1
求证:
?
2?1 22
?
?1 23
???
?1 2n
?1?1(n?N*).
1 2 3 n
求证:
?
2?1 22
?
?2 23
???
?3 2n
?n?2(n?N*).
总结:放缩法证明与数列求和有关的不等式,若?na
i
i?1
可直接求和,就先求和再放缩;若不能直接求和的,
一般要先将通项a
n
放缩后再求和.
问题是将通项a
n
放缩为可以求和且“不大不小”的什么样的b
n
才行呢?其实,能求和的常见数列模
型并不多,主要有等差模型、等比模型、错位相减模型、裂项相消模型等.实际问题中,b
n
大多是等比模
型或裂项相消模型.
先求和再放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