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1-中泰证券-3D打印行业报告:消费电子钛浪起,3D打印黎明至.pdf

20231211-中泰证券-3D打印行业报告:消费电子钛浪起,3D打印黎明至.pdf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泰证券研究所专业|领先|深度|诚信

|证券研究报告|

3D打印行业报告——

消费电子钛浪起,3D打印黎明至

2023.12.11

中泰机械首席分析师:王可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9080001

中泰机械分析师:姜楠宇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22110001

投资要点

3D打印是通过二维逐层堆叠材料的方式,直接成形三维复杂结构的数字制造技术。对比传统制造方法,增材制造最适

合小批量、复杂设计以及速度至关重要的应用。复盘全球和我国资本市场,经过2014年前后3D打印泡沫的积聚和破裂,

未来3D打印的核心看点在于基本面能否根本改善。

为什么现在看好3D打印?①过去3D打印的痛点在于无法大规模量产,当前消费电子钛合金趋势之下,3D打印钛合金成

本低于传统CNC制造,市场空间释放;②国内厂商金属3D打印技术SLM、LPF均成熟,已在航空航天领域实现应用;③金

属3D打印成本降低,2020-2022年铂力特金属3D打印粉末售价降幅46%,另外激光头增加、双面铺粉等技术助力生产效

率提升成本下降。

3D打印产业链中,设备厂商占据主导地位。①上游原材料价值量约占16%(2021年数据,下文同),目前基本完成国产

替代,核心零部件价值量占7%,激光器和振镜国产替代进展较慢;②中游3D打印设备厂商价值量占比55%,3D打印服务

商价值量占比21%,国产厂商收入规模和外资龙头仍有一定差距;③全球3D打印下游较分散,我国工业级3D打印下游约

六成用于航空航天。

消费电子新增3D打印设备的市场空间有多大?①短期分产品测算,假设2024年折叠屏轴盖、手表表壳、iPhone中框的

3D打印渗透率分别为10%/25%/10%,新增3D打印设备空间1.6/10.4/117亿元。②中长期,消费电子领域3D打印成长空

间巨大。根据Statista和Wohlers,2022年全球消费电子领域3D打印市场规模为21.27亿美元,在全球1.01万亿美元消

费电子市场的渗透率仅约0.21%,3D打印应用有巨大上升空间。

投资建议:随着3D打印持续降本增效,消费电子的3D打印空间打开,行业进入产业爆发期,建议关注产业链结构性机

会,中游3D打印设备、后处理研磨抛光设备的价值量较大。受益标的为设备商:铂力特(金属3D打印设备龙头,全产

业链布局)、华曙高科(金属+非金属3D打印设备、非金属材料及软件)、金太阳(钛合金打磨设备、喷砂、液体抛光

龙头)。

风险提示:测算假设误差、行业历史数据代表性有限、3D打印成本下降不及预期、其他钛合金加工技术路线的成本下

降进度快于3D打印、技术升级换代、研报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13D打印复盘: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和大众

2为什么现在关注3D打印?

目录

33D打印产业链哪些环节受益?

CONTENTS

4消费电子新增3D打印空间测算

5投资建议

目录

CCONTE3D打印复盘: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和大众

1

CONTENTS

中泰证券研究所

NTS

专业|领先|深度|诚信

1.1、3D打印:一种用于制造零件的增材制造技术,与传统制造方法各有侧重

3D打印是通过二维逐层堆叠材料的方式,直接成形三维复杂结构的数字制造技术,对于加工小尺寸(50-100mm)、小批次、高价值量的

产品,3D打印更有优势。

➢相较于传统制造方式,3D打印的优势包括(1)缩短新产品研发及实现周期;(2)可高效成形更为复杂的结

文档评论(0)

如此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