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与医学成就》教学设计教案.doc

《疫病与医学成就》教学设计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7页

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设计理念

在刚结束新冠疫情的背景下,这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在古今映照下,理解制度与疫情抗击的关系。且本课是与以往教材区别较大的内容,具有典型性、现实性和人文性。

课标

知道古代历史上疫病的流行与影响;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

根据课标可知,其重心放在我国的医学发展,包括自身发展与吸收外来成果两个部分,为了更好展开叙述,所以古代历史上疫病流行的重点也可适当向中国古代倾斜。以中国古代为重心做到中西映照,培养学生全球史观。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六单元第14课,共三个子目,第一个子目“历史上的疫病”是历史环境,主要阐述疫病的肆虐,危害人类健康,改变历史进程,刺激人们进行抗争。第二子目“中医药成就”主要讲述中国古人在与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构建中医理论。第三子目“西医在中国的传播”是讲述西医以科学手段为依托,逐步传入中国,并改善了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三个子目存在的是先后的逻辑关系。从时间上看,疫病产生、古代中医成就、近代西医发展一脉相承。从内容看,疫病重大灾害、中医药应对、西医带来的发展有递进关系。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根据统计,学生对疫病、中医、西医已有一些模糊的概念和认识,只不过相对零散,不成体系,对于历史学科视域下疫病的影响和相关具体史实较为陌生,例如古代抗疫措施、近代抗疫实践。

认知能力: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具备一定历史分析能力和历史素养,历史解释能力尚待提高,需要教师进一步进行方法性引导。

学习兴趣:本课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尤其是刚结束新冠疫情,对本课兴趣较大。

教学目标

时空观念:通过对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进行长时段下考察,学生能认识不同时空条件下疫病对人类社会影响和疫病抗击与国家治理间的关系。

唯物史观:通过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解释不同社会制度下疫病防治的不同效果,学生能够理解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趋势与人民群众在疫病防治历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史料实证:学生通过分析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实物史料,能够多渠道获取、辨析和整理史料,培养提取信息,探究互证的能力。

历史解释:通过结合先行知识对学者观点加以辨析,能调动所学知识,组织运用相关历史术语解释不同时期疫病的影响与不同时期抗疫成败的原因。

家国情怀:

通过古今对比,中西映照,学生了解中医学优秀成果与不同时期抗疫成败的经验,学生能从历史中反思并汲取经验教训,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树立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立足本国,更要放眼世界,赓续民族血脉也要拥有国际视野,关怀人类命运。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利用学案,联系现实

难点:理解疫病对历史的影响,疫病与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关系。全球视野,深入挖掘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

教师绘制了几张图画,并以视频方式呈现,讲述明朝一个诡异又悲惨的故事,古今联系,询问学生对新冠的印象。以我国对新冠和鼠疫的分级凸显鼠疫之可怕。

设以历史真实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神入历史。为本课讲述古代、近代抗击鼠疫提供必要背景。

新课教学

一、感杏林春暖,承岐黄薪火

这部分以吴有性的视角切入明末鼠疫抗击。

教师根据课文导言引入吴有性。

通过呈现药方,让学生归纳中医药特征。

君药——槟榔入脾经过程中会遇膜原上疠气,消灭之。

臣药——厚朴、草果仁佐药——知母;芍药;黄芩

①补充身体被邪气损伤的阴液②制约君药臣药的燥辣,属于阴性药物

使药——甘草①解毒保健②调和诸药的常用药

依据材料思考吴有性取得这些医学成果的原因。

教师:吴有性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温疫论》是中医学发展史中的明珠。直到今天,中医们也会推荐达原饮作为治病良方。

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新达原饮有什么变化。

教师:说明今天的我们也在对中医学发展创新

过渡:一场疫病的抗击,从医者角度,是仁爱之心的医者之道,从国家角度而言,是拯救社稷苍生之道。

只有医者、政府、社会的共同参与,才是大道不孤,请大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谈一谈当时吴有性诊治途中可能会看到哪些抗疫措施?

材料:遇饥者,先与之粥,病者,与之药,因与之米、麦、银、钱有差,死者为棺。

——《杨园先生全集》

到“凡患瘟疫之家,将初病人衣于甑(赠音,蒸东西的)上蒸过,则一家不传染。”

——《万病验方》

“延名医十人诣局授方...以便付药.”

《遠山堂文稿》朝代。

教师:有这么多人努力,抗疫结果如何?

展示学者观点进行层层设问,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疫病影响。

过渡:明朝这一场鼠疫由于国家内在政治的废弛腐败未能得到解决,直到近代,依然能看到鼠疫的身影。由此进入第二篇章。

文档评论(0)

孜孜不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