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油 页岩动态储层物性及裂缝分析方法.docx

页岩油 页岩动态储层物性及裂缝分析方法.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NB/T11290—2023

页岩油页岩动态储层物性及裂缝分析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页岩加热过程中的孔隙度、渗透率、相对渗透率和裂缝特征参数的实验测量和计算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页岩加热过程中的储层物性及裂缝的实验测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惨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912岩石中两相流体相对渗透率测定方法

SY/T5162岩石样品扫措电子显微镜分析方法

SY/T5815岩石孔隙体积压缩系数测定方法

SY/T6385覆压下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测定方法

SY/T7410.1岩石三维孔隙结构测定方法第1部分:CT扫描法

SY/T7410.2岩石三维孔隙结构测定方法第2部分:聚焦离子束切片法

3术语和定义

3.1

3.2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页岩动态储层物性shaledynamiereservoirphysicalproperty

页岩在温度、压力变化过程中的诸层物性。

注:页岩动态储层物性测试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测量。

页岩动态裂缝shaledynamicfracture

页岩在温度、压力变化过程中的裂缝。

4仪器与材料

4.1仪器:

a)页岩孔隙度与渗透率在线测量仪;

b)振荡法渗透率测量仪,

c)高温高压模拟系统,

d)氮气法孔隙度测量仪;

NB/T11290—2023

e)脉冲衰减法渗透率测量仪;

f)非稳态法相对渗透率测量仪;

g)三维CT扫描仪;

h)聚焦离子束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i)线切割仪;

j)游标卡尺,分度值为0.002cm。

4.2材料:

a)不锈钢柱体,尺寸φ25mm×50mm或φ50mm×100mm;

b)氮气,纯度应不小于99,99%,

c)氟气,纯度应不小于99.99%。

5页岩动态储层物性离线测量方法

5.1振荡法渗透率测量方法

5.1.1试样制备

5.1.1.1制备柱塞试样,试样直径宜为2cm,长度宜为1cm~5cm,若渗透率低于0.00001mD,试样

长度宜减小,

5.1.1.2利用线切割机在同一块页岩岩心上切割多个柱塞试样,试样数量应不小于加热温度点数。

5.1.1.3柱塞试样轴向与页岩岩心的页理方向宜平行、垂直或成45°,应记录柱塞试样轴向与页岩岩心页理的角度。

5.1.1.4柱塞试样两端磨平,如有裂缝应记录。

5.1.2测量方法

5.1.2.1用游标卡尺测量并记录试样的直径和长度,将试样放入高温高压模拟系统的样品室。

5.1.2.2设置热模拟加压程序。应依据研究区目的层上覆地层压力和孔隙压力,设定施加的轴压、围

压和流压。上覆地层压力和孔隙压力的确定方法按照SY/T5815执行。

5.1.2.3设置热模拟加温程序。升温速率宜为(0.1℃~0.5℃)h,加热温度点间隔宜采用10℃~

50℃,最终加热温度宜不大于600℃,达到每个预设加热温度点后,恒温应不小于4h。

5.1.2.4热模拟后试样冷却12h至室温。

5.1.2.5将处理后试样装入振荡法渗透率测量仪的岩心夹持器中,振荡法渗透率测量仪示意图见图1。

测量过程中保持环境温度变化应不大于1℃,加载约5MPa的初始围压。

5.1.2.6打开真空阀,开启真空泵对岩心夹持器中的试样进行抽真空,时间应不小于10min,抽真空

后先关闭真空阀,后关真空泵。

5.1.2.7按照5.1.2.2加载围压和孔隙流体压力,开启正弦振荡,宜根据试样类型预估渗遇性,设置初

始振荡周期。测量过程中保持下游振荡幅值不低于0.001MPa,

5.1.2.8关闭连通阀,待上游、下游均测量到稳定的正弦振荡压力信号后,连续测量不少于6个振荡

周期,记录每个周期的压力信号。

5.1.2.9根据上游、下游振荡压力信号,获得测量系统得出的上游、下游振荡压力p和随实验时

间的变化曲线。

5.1.2.10打开上游、下游阀门卸载系统内的孔隙压力,然后卸载围压至常压,取出试样。

3

标引序号说明;

1——孔隙压力入口;2——上游阀门;

3——上游传感器:

4——上堵头;

5——0形圈,

6——橡胶套:

7——试样,

NB/T11290—2023

8——下堵头:

9——围压入口:

10——下游传感器:

11——下游阀门,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