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扫描(经济史模块).docx

第11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扫描(经济史模块).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考纲解读】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失误;

国民经济的劫难。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拓展拾遗,夯实基础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恢复国民经济

(1)背景: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表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名词解释】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期。所谓“过渡”是指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此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2.“一五”计划

(1)时间:1953~1957年。

(2)目的:改变落后的工业面貌。

(3)基本任务:优先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4)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5)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家国情怀】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民族独立,摆脱了被列强奴役剥削的命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施了“一五”计划,迅速壮大了中国的工业化力量,为中国的工业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

(1)时间:1953~1956年。

(2)内容

农业: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手工业: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3)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名词解释】国家资本主义与赎买政策

国家资本主义指受国家政权控制和监督的资本主义。开始时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后来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赎买”政策指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

【名词解释】统购统销

指借助政权的强制力量,让农民把生产的粮食卖给国家,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部由国家供应,农民的口粮和种子粮也得由国家批准后才能留下,城镇家庭凭粮本供应粮食,国家严格禁止粮食自由买卖,是国家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它严重牺牲了农民利益,为工业建设提供了原始积累。

【图说历史】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失误

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

(1)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2)时间:1956年底。

(3)内容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探索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大跃进”

特点: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工业生产各部门制定出在几年内产量赶超英国和美国的高指标;农业上,对粮食产量的估计也越来越高。

评价: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2)人民公社化运动: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3)危害: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

3.国民经济的调整

(1)1960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2)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3)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学法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堂拓展】“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

(1)“大跃进”属于生产力范畴,根源在于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根源在于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2)“大跃进”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忽视了中国经济落后的国情;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漫画解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失误

核心观点:该漫画意在揭示“大跃进”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必将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后患。

【史海拾遗】三面红旗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1960年5月以前曾被称作“三个法宝”,5月以后又称为“三面红旗”。在总路线指导下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但给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1****897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提供各种优质的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