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原因.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原因

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原因文史哲

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原因

梁广效(陕西武功县长宁高中712202)

摘要: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陶渊明虽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他理想的梦幻注定会破灭.他隐退守拙的原因,可归结为两点:一是陶渊明本性使然,一是社会现实使然.陶渊明的归隐是真隐,是一种人生的选择,是一种对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厌恶.

关键词:陶渊明;归隐;原因

,

陶渊明少年时受家统和儒经的影响,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但是,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庶族寒门出生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在这样的情况下,陶渊明的理想是难以化为现实的,他理想的梦幻注定会破灭.陶渊明直到二十九岁的高龄才出仕为官,但终其一生,他所做的也不过是祭酒,参军,县丞一类的芝麻小官,不仅壮志无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委蛇.到他三十九岁时,多年来的经历使他的思想发生了质

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澹泊.此的变化,他开始转向躬耕自己自足,

后,他又为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上任八十余日就解印挂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他仕途的努力和曾经的彷徨,义无返顾地走上了归隐田园之路.自四十一岁归隐田园之后,陶渊明确确实实享受了一段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颠的田园乐趣.然而书香门第出来的陶渊明毕竟不是稼穑的好手,开荒南野际的辛勤也未必能使他过上衣食

无忧的小康生活.义熙四年在陶渊明四十四岁时,一场灾祸更使得他全家一贫如洗.这年夏天,诗人笔下洋溢着生活气息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被一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全家只好寄居在船上,靠亲朋好友的接济过活.永初三年(422年)陶渊明五十八岁时生活已近绝境,其情状反映在《有会而作》一诗中,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元嘉四年(427年),诗人贫病交加,在其《挽歌诗》中第二首自挽诗中,诗人对死后可以鼓腹无所思的幻想读来让人心酸: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觚.春醪生蜉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二,关于陶渊明的出仕与隐退,抓住陶渊明五次仕宦经历,历史地具体地去分析他为何隐退守拙的原因,可归结为两点:一是陶渊明本性使然,一是社会现实使然.

陶渊明性格的本质特征是追求心灵的最火自由和心态的闲适优雅,仕宦牛活不符合他崇尚自然的本性.陶渊明处于…个崇尚自由,玄风扇炽的时代,政治上的篡夺和杀伐使一意寻求避祸全身的士人极易形成隐逸的品格.陶渊明隐逸性情的形成,应当说与东晋士族文人这种普遍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尚不无关系.就是这种崇尚自然,悠然洒脱的天然禀赋,使他不堪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最终挂官归田.他写了《归去来兮辞》,在诗中他十分坦诚地讲,就任县令,是为生计所迫;之所以辞职,是因为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超然的性格使他宁可饿肚子,也不愿违心地逢迎上司而混迹官场了.在《归园田居》中,诗人歌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短短几句,对仕途的厌恶之情溢于言表.因质性自然本爱丘山,视仕宦之途为樊笼的陶渊明,终辞职归隐,抛离尘杂,返归自然.

陶渊明归隐田园不仅要与他率真的个性结合考虑,更要从

广阔的政治背景以及他的仕宦生涯去体察,他的入世与出世可以说都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陶渊明虽最终解职归田,但他少壮时,却是有一番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思想的.存《饮酒》,《杂诗》等诗歌中,他曾道: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176

表明了他并非一开始就有出世的想法.他出生于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勋之后,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他所处的东晋末年时局动荡: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感.这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减.另外,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这使秉性真淳的陶渊明也难以忍受.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二十九岁的陶渊明第一次出来做官,到四十二岁挂冠归田共十三年.这期间,陶渊明一直处于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斗争中,这在他的诗中多有体现.在《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等诗中,他叹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诗中蕴籍着诗人太多的失望和悲慨,可以看出诗人也曾为是否归田有过痛苦的徘徊和犹豫,但终究爱丘山的夙愿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他终于找到了他最终的路——归隐田园.所以说,他的归隐是社会现实使然,是他的思想与社会现实无法调和的

文档评论(0)

星星点灯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