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荷花淀》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VIP

8-1《荷花淀》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荷花淀》同步练习—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课文总结

一、写作背景

选自孙犁的《白洋淀纪事》,有改动。

孙犁(1913—2002),河北安平人,作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白洋淀是河北省中部的一个大湖,荷花淀是其中的一部分,抗日战争时期,这一带的斗争十分激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组织起水上游击队,配合武装部队作战。他们平时努力劳动,坚持生产,一遇敌人进犯,就迅速地组织起来投入战斗,有效地打击敌人。《荷花淀》是孙犁精心创作的赞美白洋淀儿女的小说,写于1945年春。

二、内容层次

小说叙述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冀中农村妇女送夫参军,自己也成长为勇敢的战士的故事,刻画了冀中根据地女性崭新的精神面貌,表现了冀中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奋起抗日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小说层次清晰,自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夫妻话别(开端)

第二部分:探失遇险(发展)

第三部分:助夫杀敌(高潮、结局)

第一部分是故事的开端。水生嫂在月下编席,等着丈夫回家。这里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人物活动的环境。作者细致地描写苇眉子,暗示出故事发生的环境——水乡,然后着重叙述了白洋淀盛产芦苇的情况。作者先用两个“不知道”,衬托出苇地面积之大和芦苇之多,接着用诗意的语言描写水生嫂月下编席的场景和月光下的白洋淀,表现了白洋淀地方的特色,营造了一种优美、宁谧的氛围。本来这样美好的地方,正是适合人们安居乐业的处所。但是小说接着写水生嫂在等丈夫回来,水生好不容易回来了却告诉她要准备参战,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水生嫂虽然非常不舍,但还是支持丈夫走上战场,水生也对妻子作了最郑重的嘱托和交代。这里作者用细腻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水生嫂,让人初步看到一个美丽、深明大义的水乡青年女性的形象,也看到一个朴实、大无畏的青年农民的形象,感受到抗日根据地人民的革命精神和儿女情怀。

第二部分是故事的发展,叙述了几个青年妇女在水生家商议后,一起去探望丈夫,结果遇上敌人的经过。亲人参加战斗去了,多日不见,水生嫂她们很是想念,于是找了理由前去探望,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到底还是见不到人,只得摇船回家,心下有些失望。在这里用几句话描写了中午时分寂静而辽阔的水面风光,表现了心情的转换,烘托出平静、轻快的气氛,与接下来即将遇到危险形成鲜明的对比。果然,敌人突然出现,节奏陡然紧张起来,妇女们拼命地往前摇船,小船也“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一样迅猛前行,直往“铜墙铁壁”一般的荷花淀里冲。这一段的描写非常精彩,动静结合,张弛有度,让人紧张万分;人物形象突出,动作描写、景物描写与心理描写相结合,表现出了人物的英勇品质。

第三部分是故事的高潮,在水生嫂她们的协助下,水生他们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歼灭了来犯的日寇。作者借助一连串的动作描写———“窜”“飞起”“惊叫”“掠”“飞走”等,继续烘托紧张的氛围。就在大家无比紧张地跳进水里之后,突然发现了自己的丈夫。原来正是她们,无意中把敌人带进了战士们的包围圈。于是,情绪从大惊转为大喜。这个战斗场面的描写也很精彩,通过青年妇女们的耳朵“听”和眼睛“看”出来,战斗过程的转换,与妇女们由紧张到惊疑到愉快的心理过程的转换相结合,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对游击队员战斗情况的直接描写比较简洁,战斗很快便结束了,小说从此处进入昂扬欢快的氛围中,顺利地完成了打捞战利品、话别的叙述环节。实际上,战斗结束得快从某种程度上也展示了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接下来的归程则描写得比较细致:经历了战斗考验的妇女们久久不能平静下来,静谧的环境和她们热烈的对话形成鲜明对比,她们纷纷表示要与男子并肩作战共同打击敌人,一群充满了爱国热情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妇女形象跃然纸上。在小说的结尾,青年妇女们当年秋天学会了射击,冬天就参加了保卫家乡的战斗,成长为坚强的抗日力量。

三、人物形象

小说主要写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妇女。

水生嫂:①勤劳善良。她织席子又快又好,可以看出她的能干与勤快;她的丈夫是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大部分家务劳动得由她承担。她上要奉养公公,下要育护孩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②温柔体贴。丈夫工作晚归,她立即“站起来要去端饭”;丈夫说要参军,她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表现了她对丈夫的依恋。丈夫参军没几天,她心里思念丈夫,便偷偷地和伙伴们前去探望,表现了她对丈夫的深情。③深明大义。丈夫参军,她虽然并不想让丈夫走,但她并没有拖丈夫的后腿。丈夫去别人家做动员工作,她一直“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要听听丈夫的“嘱咐”,并流着眼泪答应了他,这些都体现了她的忠贞。总之,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又有解放区妇女的进步特点。

四、艺术特色

1、双线结构

小说有两条线索,水生嫂们的活动贯串全文的始终,是小说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