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伶官传序》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VIP

《五代史+伶官传序》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命’由我不由天”——《五代史伶官传序》教学设计

《伶官传序》选自《新五代史》,是一篇典型的史论文,全文通过的五代时期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国如此,人也如此,从历史中不仅能够能够窥见前进的道路,还能看到个人发展的命运。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过秦论》这一篇史论文,有同学可以来说说史论文的特点吗?

生1:要有观点,《过秦论》的观点就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生2:要有历史事实。

生3:要把观点和史实结合,进行分析,论证观点。

......

师:通过同学们的复习,我们又回顾了史论文的基本特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史论文,请打开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请同学对照课下注释以及工具书,完成字意疏通(此处省),并解决这几个小问题~开始!(ppt展示)

五代十国时期在历史上是很混乱的,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段历史吗?

伶官是古代有官职的伶人(戏子),作者为什么要给这样的人做传?

师:谁先来?

生5:我回答第一个问题。五代是指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的五个政权,也就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这个时期政权十分不稳定,在53年间就先后更换了4姓14个国君,篡位、弑君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篇文章中的庄总就是被杀之一。

师:概括得不错,几句话就交代了五代时期的混乱局面。第二个问题呢?

生6:结合前面学的《过秦论》,我觉得欧阳修是想通过给伶人做传来表达自己对当时社会现状或者是对执政者的不满。希望执政者有所改变。

师:这一点是不是作者的本意,需要我们深入文本学习才能确定。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找出文章的观点和历史事实,看看作者是如何用史实论证观点的。

二、明史实,找观点

师:史实是什么?

生4:庄宗得天下,失天下。

师:能再具体一点说吗?得包括什么?失又包括什么?要有人物、事件等基本内容。

生4:晋王临终前赐三支箭给庄宗,庄宗以此激励自己,最后实现了晋王的志向,这是得。失就是庄宗遭到反叛后四处逃命,最后死了。

师:其他同学呢?(生赞同)那这一点我们没什么异议。老师想多问一句,庄宗用了多久得天下,又用了多久失天下?

生3:15年得天下,3年失天下。

师:同学们可以留意这一点。继续,文章的观点呢?

生1:我觉得是第一段的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生3:我觉得是第三段最后一句更恰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生7:文章的最后一句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都令伶人也哉?也是观点。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老师想补充一句,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好,那综合大家的意见看,观点就主要是这三种——(ppt展示)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都令伶人也哉?

师:我们要知道作者的中心观点是什么,恐怕要弄清楚这几个观点之间的关系。小组讨论,待会我们请代表发言。开始。

组6:有关系。一开始文章就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观点,然后说这一点从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事情中就可以知道,而在阐述完庄宗这个得失天下的事情后,作者得到了一个结论,也就是第二个观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结合这两个观点看,作者在开头说的人事,应该是包括忧劳和逸豫的,这是人的两种不同表现。所以我觉得第一个才是观点,第二个是它的结论,用来证明它的。

师:好,那中间出现的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如何理解?

生8:我觉得这句话是作者用来引发思考的,就是让我们思考,你看,庄宗这么辛苦得天下,结果又这么轻易的把得来的天下送出去了,从这个得失之间看,都是出自人,然后就马上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其实还是在论证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师:其他小组呢?(思考)看来基本赞同,这一组一出手就解决了问题,其他同学都没机会表现。(生笑)老师总结一下你们的回答,也就是说本文的中心观点是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而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是庄宗得天下,失天下这一史实的结论,也是对观点的证明,对吗?(生认同)。

师:好,通过分析,我们找到了史实、观点、结论。那现在,我们要继续学习,作者是如何利用这些完成他的论证的呢?

三、学论证,得其法

师:在上一环节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中心观点,也知道观点中的人事包括忧劳和逸豫,那现在看,作者是如何来论证的。

生7:忧劳是在第二段,晋王临终前把三支箭给了庄宗,告诉他说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燕王和契丹都背叛自己投靠了梁,李克用让李存勖记住它,这件事激发了庄宗的忧患意识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