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21.100.20
J11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7051—2006代替JB/T7051—1993
滚动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测量
和评定方法
Rollingbearingparts—Methodsforthemeasurementandassessmentof
surfaceroughness
2006-05-06发布
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I
JB/T7051—2006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参数符号 1
5评定参数 1
6取样长度4与评定长度 1
7测量仪器的选择 2
8触针式仪器的标称特性 2
9用轮廓仪检验的规则和方法 2
10测量部位的选择和工件表面粗糙度测量值的评定 3
11对表面缺陷、粗大加工痕迹的处理 3
附录A(资料性附录)用干涉仪测量钢球表面粗糙度的方法 4
Ⅲ
JB/T7051—2006
前言
本标准代替JB/T7051—1993《滚动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测量和评定方法》。本标准与JB/T7051—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增加了“参数符号”(见第4章);
——删除了原标准中R?评定参数,并将原标准中评定参数符号R,改为R?(1993年版的3.1、3.3;本版的5.2、5.3);
——修改了钢球的评定参数符号,增加了允许R。、R?两参数配合使用的条款(1993年版的3.3;本
版的5.3);
——删除了原标准中允许用测量R?代替R?参数的条款(1993年版的3.2);
——推荐了优先选用的评定参数(见5.4);
——删除了对触针式轮廓仪附件的规定(1993年版的5.1、5.2);
——增加了“触针式仪器的标称特性”,并将原第6章中的内容融入了第8章(1993年版的第6章
本版的第8章):
---增加了轮廓仪检验的其他规则和方法(见9.4);
——删除了“用干涉仪测量套圈沟道表面粗糙度的方法”(1993年版的附录A)。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洛阳轴承研究所、万向集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素青、宣衡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JB/T7051—1993。
1
JB/T7051—2006
滚动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测量和评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滚动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和评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尺寸、金属材质制造的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和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505—200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结构的术语、定义及参数(eqvISO4287:1997)
GB/T6062—2002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接触(触针)式仪器的标称特性(eqvISO3274:1996)
GB/T7811—1999滚动轴承参数符号
GB/T10610—1998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廓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eqvISO4288:1996)
3术语和定义
GB/T3505—2000、GB/T6062—2002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参数符号
GB/T3505—2000、GB/T7811—1999中确立的以及下列参数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R:评定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
R?:轮廓的最大高度
注:在GB/T3505—1983中,R,符号曾用于指示“不平度的十点高度”。在使用中的一些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器大多是测量以前的R?参数。因此,当采用现行的技术文件和图样时必须小心慎重,因为用不同类型的仪器按不同
的规定计算所取得结果之间的差别并不都是非常微小而可忽略。
4:取样长度
l:评定长度
5评定参数
5.1本标准采用中线制评定表面粗糙度。
5.2按被测轴承零件相应标准中规定的表面粗糙度参数R、R?中的一个或两个参数进行测量和评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