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docx

第五章+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教学目的:

掌握稳定堂何污水土地处理的原理方法

教学内容

生物稳定塘(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稳定塘系统);

废水的土地处理系统。

教学重点:

塘体的设计要点,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机理

教学难点

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机理

第一节稳定塘

一、概述

1、 稳定塘的发展及应用

稳定塘(StabilizationPonds)[旧称氧化塘(OxidationPonds)或生物塘]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处理废水的生物处理工艺,其对废水的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类似。

稳定塘的研究与应用始于20世纪初期,在50~60年代之间稳定塘技术的发展较迅速,目前已有五十多个国家采用稳定塘技术处理城市废水或有机工业废水。但占城市废水处理的比例很低;目前,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有一定发展。我国的环境保护技术政策规定:“城市废水处理,应推行废水处理厂与氧化塘、土地处理系统相结合的政策”;1985年,38座稳定塘;1988年,80多座;1990年,113座,处理水量190万m3/d;多用于处理中、小城镇的生活废水。

2、 稳定塘的分类

1) 稳定塘内的生物学过程

主要利用菌藻共生系统来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2) 稳定塘的分类:

主要是根据塘中微生物反应的类型来划分;分为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曝气塘、深度处理塘、综合生物塘等。

3) 优缺点及采用条件

优点:在条件合适时,基建投资少;运行管理简单,耗能少,运行费用低(为传统人工处理厂的1/3?1/5);可进行综合利用,形成复合生态系统,可产生明显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缺点:占地面积过多;处理效果受气候影响较大,如过多问题,春、秋季翻塘问题等;

如设计或运行不当,可能形成二次污染(如污染地下水、产生臭气等)。

适于采用稳定塘的必要条件:土地;气候:气温、日照条件、风力等

3、常用工艺流程

1)处理城市废水的传统工艺流程

进水一?好氧塘一出水 进水一兼性塘一?好氧塘出水

I 1

以好氧塘为主的处理工艺 兼性塘与好氧塘串联的处理工艺

券Hik

_氏,堵兼性塘 好双塘

— n厌代炳的!:艺流杓

2) 有厌氧塘的工艺流程

3) 有曝气塘工艺流程

4) 有综合生物塘工艺流程

赧性塘一好罪,蘑工艺流程与厌较城一靠性圳一好缄珊工艺流程

二、好氧塘

1、定义:

全塘皆为好氧区;为使阳光能达到塘底,好氧塘的深度较浅。

2、 分类

又可分为普通好氧塘、高负荷好氧塘和深度处理好氧塘;

高负荷好氧塘:

有机负荷较高,HRT较短;出水中藻类含量高;运行技术较复杂,只适用于气候温暖且阳光充足的地区;处理废水的同时又产生藻类。

普通好氧塘:

有机负荷低,HRT长;处理废水为主要目的。

深度处理好氧塘:

有机负荷短,HRT也短;目的是串联在二级处理系统之后,进行深度处理。

3、 应用:

好氧塘多应用于串联在其他稳定塘后做进一步处理,不用于单独处理。

4、 主要尺寸:

长宽比:多采用矩形塘,L:W=3:1?4:1

塘深:有效水深:高负荷好氧塘:0.3?0.45m;普通好氧塘:0.5?1.5m;深度处理好氧塘:0.5?1.5m;超高:0.6?1.0m

堤坡:塘内坡坡度1:2?1:3;塘外坡坡度1:2?1:5

单塘面积:单塘面积介于0.8?4.0X104m2;好氧塘不得少于3座(至少2座)

5、好氧塘的典型设计参数

设计参数

高负荷好氧塘

普通好氧塘

深度处理好氧塘

BOD表面负荷

80-160

40-120

5

HRT

4-6

10-40

5-20

有效水深

0.30-0.45

0.5-1.5

0.5-1.5

PH值

6.5-10.5

6.5-10.5

6.5-10.5

温度范围

5-30

0-30

0-30

BOD去除率

80-95

80-95

60-80

藻类浓度

100-260

40-100

5-10

出水SS

150-300

80-140

10-30

三、兼性塘

1、定义:

兼性塘的上层由于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大气复氧作用而含有较多溶解氧,为好氧区;中层则溶解氧逐渐减少,为过渡区或兼性区;塘水的下层则为厌氧层;塘的最底层则为厌氧污泥

层。好5麟砌H+F*斜厚CO*-I

层。

好5麟砌H+F

*斜厚CO*-IllfQ

季B.51小聆,本甘尊回而?魔匪

2、 预处理及对进水水质的要求:

如果兼性塘作为第一级,则要求一定的预处理措施 (与厌氧塘相同);兼性塘要求

BOD5:N:P=100:5:1

3、 构造及主要尺寸:

长宽比:多采用矩形塘,长宽比为3:1?4:1

塘深:有效水深:1.2?2.5m;储泥厚度:N0.3m;超高:0.6?1.0m

单塘面积:一般介于0.8?4.0X104m3;系统中兼性塘一般不少于3座,多串联

4、 设计方法:

文档评论(0)

ld0667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