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总结一王彩贵.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实习总结一王彩贵

昨天从实习学校回来,马上把自己写好的一封长达一万多字的信发到了班级群邮,里面有我作为实习老师与他们相处的点点滴滴。我提到了每一个同学,并在最末给了他们我的建议和祝愿。

一万多字的信里充斥着我对这帮孩子的爱,我用了这个字,而且认为是恰当的。四号那天下午,12班的同学给我进行了一个欢送会,送给我写满他们祝愿的T恤还有祝愿卡片,当时感动得近乎落泪。实习生活令人难忘,师生情意难以割舍。今日走在曾经熟识的高校学校,竟感到如此生疏。消逝了12班同学们的脸,我在刻意找寻,可是那段美妙的日子的确已过去了,空落落的心,多想飞回更开,守着他们早晚读,再给他们上一节有趣的班会课、精彩的语文课。

教学实习篇

9月13日中秋节一过,我们就来到了位于台山市区中心的李谭更开纪念中学,以下简称更开中学。更开中学由闻名实业家李灼文先生为纪念去祖母谭更开先生而创办,至今已有二十六年历史了。学校建立之初,教育质量在台山位居前列,近些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渐渐滑落至末尾。这些在我们来到更开前就已经略微了解了。那天下午,林副校长召齐了高一级组的各班主任与指导实习生的老师们与全体实习生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会上林副校长一再强调更开是负责人的学校,肯定为实习老师们的实习创作条件,务必让每个实习老师学有所成。同时也请实习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多照看到当地同学的实际状况,因材施教。会上我认识了我的指导老师,语文科组长黄柏龙老师,班主任指导老师,刚从华师历史系讨论生毕业的师姐,黄艳锋老师。

来实习前,我已将高中必修一的语文教材看了一遍,并为每一篇课文写了一个教案一份课件。第二天,正式进入见习阶段。见习初期,我仔细做好听课工作,凡是黄老师的课,我都去听,并留意做好听课记录。在这个过程中,我发觉作为语文科组长的黄老师一点都有没架子,他先是跟我提到去年带的实习生,如今在台山一中任教,又问我华师对实习生的讲课有何要求,询问我要上哪些课等。当时我悬着的心究竟放下,遇到了一个能为实习生考虑的指导老师,真是我的幸运。我要做的就是严格要求自己,以诚挚的立场来说明我的决心了。为了更好地了解同学,我先是替黄老师监考了两场语文随堂考,而后又主动要求批改同学的默写作业和作文。每次批改都是一百多本,而且还要逐字逐句地看,找出错别字,同时从字迹工整与否来揣测写下这些字的是一个怎样的.同学。作文的批改尤其辛苦,六七百字的文章,通常会有将近十个错别字,有些语句不通顺的之初要反复地读,然后修改过来,最末还要苦思冥想一番,写出那几行力求不重复的评语。有时连改几本,面对着似曾相识的文字,心里突然冒出一股巨大的阻力,无奈之下,只得停下来,出去操场走几圈,回来接着批改。通过批改作业,我对同学的语文基础更加了解了。同时针对这个实际,预备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作有意识的部署。

我一面仔细见习,课后积极与黄老师沟通,一边花大量时间备课。当时确定的课文有《荆轲刺秦王》、《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三篇。特别是《荆轲刺秦王》,我在高中没有学过,又是文言文,我首先对其进行逐字逐句的精读,不放过任何一处迷惑,并细心地发觉了几处存在正义的地方,如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字在课文中说明为礼物,而我与另一位语文老师,常年担负高三语文教学工作的谭副级长持保留观点,由于这与后面的“物”字意思重复了。几经争论,我听从了黄老师的建议,讲课的时候,一切以课本的说明为准。

我的登台要比预料中早一些。改完试卷后,我试验性地对黄老师提出想讲评试卷,黄老师一口答应。我既焦灼又期盼,为了上好这次评讲课,我足足花了一天时间制作、修改ppT,将试题全部输入到课件中,且每一题都有详尽的分析。由于7班语文老师临时请假,我又去7班代了一节课,这样下来,三个班加在一起我上了5节课。由于预备较充分,加之分析的思路较清楚,这几节课下来我开了个好头,之后一段时间的见习里,常有同学问我:老师你什么时候再上课?

由于国庆放假,我直到十月八日才开始正式上新课,反复的预备让我在知识储备上显得绰绰有余,随之带来的是我在潜意识里追求一种面面俱到,即什么都想讲,什么都要讲,没有了主次之分,这点黄老师实时地指了出来。例如前两节,我几乎是一句一句将整篇课文翻译了一遍,没有充分调动同学的主动性。经此一变,我马上转变了策略,在接下来的三节课里作了相当的取舍,对于在文中径直说明的,不讲或少讲,并通过提问--回答,小组争论,代表上台作答等形式来激发同学们的上课激情,状况有了较大改观,同学们几乎没有瞌睡的了。

接着下去我又上了《小狗包弟》、《纪念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别了,不列颠尼亚》三篇课文,在讲《别了,不列颠尼亚》时,我的课堂导入获得了黄老师的赞扬,我直言这是借鉴了他人的胜利阅历的结果,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

文档评论(0)

欣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