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和盐(原卷版)(中考科学重难点专题复习).docx

碱和盐(原卷版)(中考科学重难点专题复习).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复习---碱和盐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甲 乙 丙 丁 A.图甲表示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气体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B.图乙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的O2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C.图丙表示往锌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产生的H2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D.图丁表示往稀盐酸和CuCI2混合液中滴人NaOH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m2与NaOH溶液质量m1的关系 2.下列关于科学实验中“操作一现象一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C.某溶液用pH试纸测试·pH试纸变蓝色(pH约为10),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可以断定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3.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弹簧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 A.稀盐酸和碳酸钠 B.水和生石灰 C.锌和稀盐酸 D.水和硝酸铵 4.小明用滤纸折成一只纸蝴蝶,并在上面喷酒了某种试剂,挂在铁架台上,另取一只盛有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图),过一会儿,发现纸蝴蝶的颜色转变成红色。据此现象可推测,喷洒在纸蝴蝶上的试剂与烧杯中的溶液可能分别是(▲) A B C D 纸蝴蝶上的喷洒液 石蕊试液 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 石蕊试液 烧杯中的溶液 浓盐酸 浓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浓硫酸 5.将CaO和Na2O两种碱性氧化物的混合物溶解于水,加入足量的K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干燥的白色沉淀,测得的白色沉淀的质量与原混合物质量相等。则原混合物中,Na2O的质量分数为(▲) A.40% B.44% C.56% D.60% 6.在人体的血液中,如果钾元素含量偏高,会引起心脏衰竭,甚至死亡;如果钾元素含量偏低,又 会影响肌肉和神经的功能,这时就需要补充钾,一种医用含钾化合物的水溶液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化合物是(▲) A.KNO3 B.K2CO3 C.KCL D.KOH 7.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测定某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中,通过 测定丙装置质量的改变值,就能达到目的(样品中其他成分遇盐酸不产生气体)。下列措施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 A.省去装置甲和丁 B.将丙中的NaOH溶液换成Ca(OH)2溶液 C.装置乙不再产生气泡时,立即停止抽气 D.滴加稀盐酸之前,先抽气一段时间,除去装置内原有的CO2 8.溶液的密度随固体溶质溶解的增多而增大,某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一定质量的其他溶质,如图,一悬挂在弹簧秤上的物体浸没在Ba(OH)2饱和溶液中,在恒温条件下,加入一些下列物质,能使弹簧秤读数变小的是(物体不与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A.H2O B.H2SO4溶液 C.Ba(OH)2晶体 D.BaCL2晶体 9.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其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B.能去除油污,可作厨房的清洁剂 C.固体氢氧化钠可用作二氧化碳气体的干燥剂 D.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10.将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并充分搅拌,假设能反应的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完全后过滤,则在滤纸上能留下两种不溶物的是(▲) A.硝酸铁、氢氧化钾、硫酸钠 B.碳酸钾、氢氧化钠、盐酸 C.硫酸铜、硝酸钾、氢氧化钠 D.氯化铜、银、锌 11.若9.6克不纯的(NH4)2CO3粉末样品(含的杂质可能是①NH4HCO3,②Na2CO3,③SiO2)跟足量稀H2SO4反应,共收集到4.5克CO2,且溶液中有残留不溶物,则样品中(▲) A.肯定含有①②③ B.肯定含有①③,可能含有② C.肯定含有①③,肯定不含② D.肯定含有①②,可能含有③ 12.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Cu

文档评论(0)

xm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