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读百遍与共欣赏浅谈语文教学的空白艺术
“白色”也被称为“白色到黑色”和“白色到黑色”。最初的绘画技巧是指画面上不含墨水的空白地方。空白不是空洞无物,而是以不着墨的“白”表现着墨色的黑,它表面上虽然无象,其实无象本身就是意象的重要内容,是绘画艺术中一种以虚写实的技法。空白技术不仅用于绘画,还广泛运用于其他艺术:音乐中的静场、戏剧中的暗场、诗歌中的藏境、小说中的虚写……都可称为空白艺术。
语文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是不是也应该讲究一下空白艺术的运用呢?
整堂课都由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早已遭到彻底的否定。整堂课都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所构成的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模式也已受到尖锐的批评。如今,评价一堂课最过硬的标准是“读书”,只要是多多读书,那就是一堂好课。在这股“大兴读书之风”热潮的推动下,课堂读书花样翻新,逐步升级,尤其是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优质课的读书更是登峰造极。可以说,一堂课除了老师的开场白、串联词的结束语以外,剩余的时间全部都由范读、领读、齐读、跳读、品读、美读、个别读、分组读、交叉读、分角色朗读……所承包,那种热闹的读书场面可真是令听课者情绪激昂,久久难忘。只不知在哇啦哇啦的读书声中,是否有人想到:这种“满堂读”的教学模式和以前的“满堂灌”、“满堂问”究竟有什么本质的差别?
不错,古人曾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然而,这只是强调勤学多读,而并不以为着求学只有读书一法。《论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强调“思”与“学”同样重要。《荀子》曰:“不知则问。”这是强调“问”的必要。晋代张载曾说:“读者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而须疑。”这是强调“疑”的价值。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吟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是强调“析”的意义。南宋教育家陆九渊指出:“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且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这是强调“涵泳”和“思量”的作用。
由此可见,读书固然是学习,但学习并不完全等同读书,它应是读、疑、思、析、问、涵泳等多种思维活动的综合。因此,仅仅把多读书作为语文课成功的标准,这本身就十分偏颇。况且,无论是教学实践,还是学习实践,都充分证明,学生要学好语文,既离不开读书,也离不开教师的讲解与提问。“满堂灌”和“满堂问”之所以遭到否定与批评,并不在于“灌”和“问”。而在于“满堂”。只要是“灌”得适度,“问”得精当,又有什么可指责的呢?反之,一旦上成“满堂”课,无论是灌,是问,是读还是别的什么方式,恐怕都算不得成功吧?
“满堂”课之所以不算成功,要害就在于课堂上缺少空白。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它并不像把水倒入杯子那样简单,而更像是给幼苗浇水,必须是浇一点,等幼苗吸收一点,再浇一点,等幼苗再吸收一点。正是这边浇边等的过程中,幼苗才能逐步吸收,茁壮成长。如果说,浇水的过程,就是教师指导读书、讲解课文、传授知识和提问求答的过程。那么,这等待学生吸收的过程,也就是运用空白艺术的过程。因此,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除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科学、课堂容量适度、读书指导精要、讲解深入浅出、点拨引而不发、提问设计合理、板书简明美观、双边活动积极、学生获益非浅等诸多因素外,还应当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吸收消化的时间,让学生主动钻研教材,分析综合,思考问题,归纳要点,咀嚼感悟,梳理知识……当然,学生进行这些活动的时候,课堂往往处于静场的状态,课堂气氛似乎不够活跃,听课者也没什么可听的一一而这恰恰令不少授课教师担心,惟恐落得个课堂气氛不活跃的评价。其实,我们并不是为了课堂活跃而上课,而是为了学生有所收获才上课。更何况课堂是否活跃,并非以场面是否热闹为标准。如果学生不肯开动脑筋,主动思考,而是被动读书,被动接受,那么,即使学生唱念做打,手舞足蹈,使课堂活跃得像文艺表演,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惟其如此,要想真正运用语文教学的空白艺术,首先必须消除惟恐课堂气氛不活跃无谓担心,克服刻意追求表面热闹的形式主义弊端。
文档评论(0)